“用固定機位拍攝不行嗎?”李牧魚對郝建龍征詢問。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還是需要捕捉更多的特寫鏡頭,尤其是上魚和講話的時候。”郝建龍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我可以的,專業的來不了,但用運動相機或手機拍攝一些沒問題的。”花蘭楠又道。
“……行吧,今天委屈你當攝影了!”李牧魚隻能妥協。
“不委屈,500塊錢一天呢!”花蘭楠笑道。
李牧魚當然知道她更想參與釣魚,和大毛和小崔同台競技對她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不過攝影師欠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早知道昨天從小崔的團隊裏要一個攝影師好了,不過眼下也沒轍了。
吃過早餐,一行人就來到了釣點,還是昨天的位置,在當地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釣位,一大早已經來了不少人。
三人商量了一下,還是選了一個並排著的寬敞位置,水裏情況差不多,會更公平一些,也方便拍攝。
三人架設好自己的釣具,攝影設備也已經就緒了,簡單的開場之後,就正式開始作釣。
因為今天釣的是武昌魚,也就沒使用太長的竿子,大毛和小崔用了5.4米的,李牧魚選了一支6.3的。
5.4的其實也夠了,短竿子釣著也舒服,李牧魚也是考慮到岸邊人多,拍攝的、圍觀的釣友這些,遠投一點情況可能會好些。
當然,用的都是調性、硬度中等偏休閑的竿子,這樣的竿子釣起魚來回魚雖慢,但手感更好,控魚黏性更好,不易逃脫。
畢竟不是黑坑,水庫野釣就沒必要搶魚。
各自準備餌料,大毛和小崔都有自己代言的品牌,也有各自的調配方法。
李牧魚的話,用的則是超時空餌料,價格不菲,不過現在他的積分攢了不少,倒是不吝嗇這點餌錢。
因為是競技,三人也沒出聲,盡量的保持賽場安靜,這是三位釣手的默契。
或許是運氣好,李牧魚先上的魚,浮漂的動作其實很細微,不過他還是精準捕捉了。
但李牧魚卻皺眉,浮漂的動作不太對,手感也不太對。
果不其然,是一條大板鯽,李牧魚隨手給放了,今天的目標魚隻有一個,武昌魚。
“牧魚還是有一套的,大毛你可別輕敵,拍著節目呢,輸了可不好看。”小崔小聲提醒。
“輸了有什麼奇怪,出去打比賽不也經常輸嘛!”大毛並不太注意輸贏,釣魚這個東西,技術當然能提高中魚概率,但不等於說你有技術就能次次獲勝,一些不會調漂的菜鳥釣的比你更多呢!
尤其是野釣,不確定的東西太多了。
這不,李牧魚又上魚了,這次他終於浮現了笑意。
果不其然,這次上來的終於是武昌魚了,它的身體是扁的,在水裏的阻力和鯽魚稍有不同,仔細辨別還是能分辨出來的。李牧魚現在的感知能力驚人,加上昨晚又在訓練場特訓了兩個多月,熟悉這裏的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