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瀏覽體育網站的,多是些體育愛好者。
其中對籃球感興趣的,又占了很大的比例。
當這些人打開關於陸少傑的報道時,立時被那些精彩的比賽片段吸引。
報道可能會有誇大的成分,但是他們親眼看到的比賽視頻,卻給了他們最直接的衝擊。
甚至比在現場的觀眾更直觀的感受到陸少傑的實力。
因為視頻可以回放,可以看清楚陸少傑的每一個動作。
“這動作可以啊!”
“他投籃好準啊!”
“速度好快!”
“爆發力好強!”
“身體素質真好!”
“太全麵了!”
“開掛了吧?”
短短的半個小時,幾百條評論。
大多是對陸少傑的誇獎。
當然也有一少部分人會心存質疑,他們不相信一個高中生會有這樣的籃球水準。
“咦,這個人的視頻我好像見過。”
“他叫陸少傑啊。”
“看著好麵熟啊。”
還有一部分人在腦中回憶著,想起了他們曾經看過的視頻,或今天剛掃過幾眼的廣告。
陸少傑的形象,在他們腦中重合。
“原來是他啊。”
“不行,我得去看看他的微博。”
更有不少人對陸少傑有了好奇心,想要進一步了解他。
而微博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在陸少傑毫不知情下,他的微博粉絲數在暴漲。
而此時的陸少傑,正在場邊接受記者的采訪。
記者:“陸少傑你好。”
陸少傑:“你好。”
記者:“首先恭喜你獲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陸少傑:“謝謝。”
記者:“以你的身體條件,完全可以打前鋒這樣的位置,你為什麼會選擇打控衛呢?”
陸少傑:“因為控衛是球隊的大腦,是球隊的進攻發起者,我喜歡主導進攻,喜歡在場上掌控比賽的感覺。”
記者:“今天你們的比賽進攻打得很順暢,你覺得是你的功勞嗎?”
陸少傑:“肯定是全隊的功勞,是我們平時訓練的體現,當然我也有做出貢獻。”
記者:“如果可以,你覺得你還有什麼需要提高的地方?”
陸少傑:“我覺得我的投籃還能更準,傳球還能更穩,防守也可以更出色。”
記者:“你的目標是什麼?”
陸少傑:“短期目標是進入全國高中聯賽的總決賽,長期目標肯定是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記者:“你想成為一名怎樣的職業球員?”
陸少傑:“當然是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贏得比賽的球員。”
記者:“你在十六歲的年紀,已經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代言,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陸少傑:“我覺得我很幸運,也非常感謝手機商能看中我,給我這樣的機會,同時我也希望我的加入,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益。”
記者:“你有什麼話想要對現場觀眾朋友們說嗎?”
陸少傑:“初次見麵,非常開心,還請以後對我多多支持。”
記者:“好的,非常感謝陸少傑接受我們的采訪。”
陸少傑:“我也非常感謝你們能采訪我。”
采訪結束後,隊友們和教練都走了。
陸少傑去更衣室換好了衣服,直接回了教室。
今天下午沒有訓練。
他還能趕上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