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帥府答對(1 / 2)

陳虎雖然也有點急迫成為皇帝,但是他還比較理智,知道自己一旦稱王,就會成為所有勢力討伐的對象。

現在很多的勢力,都處在觀望當中,就等著出頭鳥,而京都又無險可守,早晚會耗死在這裏。

“清兒不可胡言亂語,還不趕緊退下。有賈先生以及這麼多先生在場,哪能輪到你說話的份。

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這話雖然在訓斥,但是同樣在做給這些幕僚看,也算是收買人心。

當然,這句話裏,多少還有點挑撥離間的感覺,隻不過不太明顯而已。

趙海清冷哼了一聲,看了賈惑一眼,不甘心的退了下去。

自古以來,文臣武將不兩立。這種隔閡很難消除,也是統治者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畢竟對於統治者來說,最喜歡看到的就是手下互相對立,從而保持一個平衡。尤其是越大的的統治勢力,就越需要這種平衡。

如果手下隻有一個派係,如果他們想要造反,皇帝也沒有辦法。但是派係多了就好,這樣也方便統治。

武將認為江山是他們打下來的,他們就應該享受榮華富貴。而文臣隻會耍嘴皮子,官職卻在自己之上。

文人認為武將魯莽,不知禮儀,天下太平都是他們治理的,而武將隻會要錢,巴不得不要武將,由他們文人治軍。

因為軍隊講究的不是實力,講究的是謀略,他們文人就有謀略。至於會不會紙上談兵,他們根本不關心。

所以在不知不覺間,趙海清就做了一回黑臉,被陳虎挑撥了一下。

對於陳虎本人來說,他還是很喜歡趙海清的,畢竟趙海清跟他的性格很像,都是天生的武將。

同時趙海清的智慧不足,讓陳虎找到了智商碾壓別人的成就感,以及趙海清有一說一的性格,沒有太多的心機,讓他感覺用的比較放心。

所以他不會懲罰趙海清的,隻是做給其他人看看而已。

賈惑撇過頭,看了趙海清一眼,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作為一名自認為天下第一的謀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陳虎的小伎倆,不過他沒有捅破,反而感覺到十分的欣慰,認為陳虎已經初步具有帝王之術了。

武人講究的是榮華富貴,但是對於文人來說,他們鄙視這種粗俗的想法,他們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名聲。

很多人說文人都比較清高,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使窮的要死,還死要麵子活受罪。

賈惑作為文人,自然也有文人的一些毛病,那就是清高,希望名留青史,千百年之後,依舊被人稱頌。

如何做才能名留青史,那麼想來沒有比輔佐出一位皇帝,更具有成就感的。

所以他看向陳虎,就是在欣賞自己的成果。陳虎表現的越是優秀,他就越有成就感,認為這就是自己輔佐的對象。

以前陳虎為了拉攏人才,那是文武通吃,表現的禮賢下士。現在的陳虎,懂得了一些帝王心術了。

“大帥不可再造殺戮,現如今大帥最好的方法是懷柔,讓大家知道大帥不是弑殺之人。

殺戮隻會讓百姓畏懼,卻不會讓百姓歸心。隻有懷柔才能收控民心。

如果對百姓殺戮太多,會激起百姓的反抗意誌,對大帥未來的統治不利,現如今大帥要做的,是向全天下百姓,體現你的仁慈。”

這個殺戮,還是有賈惑的影子,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們隻會把這件事記在陳虎的頭上,因此十分的畏懼。

說白了,就是賈惑設計,讓新皇產生錯覺,從而對那些反對之人進行清洗。

這次清洗不僅清洗了反對之人,還滅了很多官員的家,以及很多的頑固分子,禁軍高官,以及一部分富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