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讀告文進行的很是順利,沒有任何的意外發生,更沒有人反對。
不要說現在知道的嫡係,隻有周易一人有資格登基,就算是還有很多,估計也不會跳出來和他搶奪的。
畢竟現在的皇位,可不是平時那麼穩固,搞不好用不了多久就要死了,誰會傻乎乎跳出來和周易爭奪。
告文宣讀完畢,群臣再次叩首以拜,這次比剛才好了一點點,至少一些老文人,還是很尊重這個流程的。
“諸位平身,今天是朕登基之日,改年號為真光,此為真光元年,望諸位同心同德,保我大乾江山永世不朽,保天下萬民安居樂業。
今日登基大典結束,明日朕將第一次舉行朝會,有事留待明日商討。”
其實按照程序,還有歌頌豐功偉績之類的,或者說一些文人,寫的好文章的,要寫一些文章,給大乾以祝福。
然而這次實在是太簡陋了,什麼也沒有準備,那就幹脆直接結束好了。
所以在周易宣布結束的時候,眾人目光同時看向陳虎。沒有這位的發話,他的手下自然不會動,那些被脅迫來的文臣,自然也不敢離開。
陳虎非常的滿意,滿臉的笑容從座位上做了起來,原本打算再說兩句的,體現自己的存在感,但是他還沒有說話,就被人出言打斷了。
“老朽前禦史台禦史蕭文何有事啟奏,臣要冒死參西境大將軍陳虎十宗罪,還請陛下明鑒,諸公明鑒。”
一位看起來七十多歲的老者,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同時手中還多出了一本奏章,看起來早有準備。
對於這個人,周易自然是不認識的,不過還是很佩服對方的勇氣。
現如今,整個京都都在陳虎的掌控之下,他這一站出來,就意味著自己差不多已經死了,不管結果如何,陳虎都不會放過他的。
而且就算是告贏了又能怎麼樣,周易能處置他嗎?明顯是不可能。對方既然站出來,周易不相信他不明白。
可是這樣的人,心裏明白還是站了出來,隻能說他就是想死。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大家不約而同的,繼續看向陳虎,想要看他的反應,會不會直接在大典之上,直接拔刀殺人。
“老家夥或者不耐煩了,老子就成全你。”
陳虎身後的數名將軍忍不住了,立刻拔出了武器,想要在大典之上動手,但是被陳虎給攔住了。
周易看了看陳虎的反應,又把目光投向蕭文何。這樣一位禦史台的人,在這樣的場合冒死請鑒,想來對於大乾應該很忠誠吧。
所以他忍不住看了對方一眼,竟然發現蕭文何竟然隻有六十一,這實在是太低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不顧死,也要去參陳虎。
要說他對大乾很忠誠,看不慣陳虎的囂張跋扈,這也可以理解,但是卻沒有達到死亡的地步,畢竟青玉七十,都做不到為了周易去死,蕭文何就更加不可能了。
難不成是自己分析錯了,對國家和對個人是不一樣的嗎?可是為何陳虎的是個位數,周易又沒得罪他,他隻是對大乾充滿了敵意,卻轉嫁給了周易的身上。
如果沒有分析錯的話,蕭文何這麼做,目的又是為了何,事情突然變得不那麼簡單起來。
周易是不認識這個人,但是在場的眾人,還是有很多認識蕭文何的。因為蕭文何給他們的印象,就是那種剛正不阿,敢於諫言的人。
他就是因為直接參皇帝昏庸無道,結果被皇帝大怒,差點沒有殺死。要不是因為他的名聲響亮,恐怕他早就死了。
即使如此,他也被罷官了。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所有的百姓都認為他是大清官,畢竟敢直接參皇帝的不多。
所以他站出來,大家感到既意外,好像又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