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宗罪是任用親信,排斥賢良,致使很多賢良之人隱居山林,以至於貪官汙吏橫行。”
這個罪過相對來說小一點,畢竟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而且他要非這麼說的話,也是可以的。
而且這一點,陳虎還不能否認,因為確實這麼做的,還用邸報發往各地,讓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實。
畢竟跟隨陳虎來京都的,都是他的親信。現如今他已經臨朝,隻差一個名義,就可以登基稱帝了。他的那些手下,幫他打江山的人,自然也要分一些好處了。
所以他帶來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義子,個個都是官升三級,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雖然是真興帝真宗帝那些妥協的辦法但是這個事實是真的。
不過相對來說,這一條罪名沒有什麼說服力,想要反駁很輕鬆的,也就是湊數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完全在承受範圍之內。
“第十宗罪是散布謠言,縱容妖人到處作亂,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盜匪作亂不止。
臣請求陛下明察秋毫,處死妖道法無,以及現如今的妖僧悟行等人,還天下朗朗乾坤。”
蕭文何也是下定決心要死了,直接把天下大亂的罪名,都安在了陳虎的頭上,意思就是陳虎的原因,才致使天下大亂的。
如果真的這麼說了的話,還真的看得起陳虎了。他雖然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卻沒有天下大亂的能力。
其實說白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老皇帝,他的昏庸無道,任用宦官,搞得那些正經的官員都被排擠,通過幾十年苦讀,終於榜上提名的士子,竟然比不上皇帝身邊,說幾句好話的太監。
整個體係的破敗,才是大乾衰落的主要原因。
通過自己努力的人,得不到任用,反而歪門邪道升官發財,這讓天下士人如何甘心,真應了那句話,我要這學問有何用,又沒有用武之地。
當時的大太監,竟然可以自稱千歲,丞相見了都要行禮,刻意討好巴結,很多窮人子弟,恨不得都把自己後人,送進皇宮當太監,並且掏錢還不一定能進去。
這也是為何,陳虎來到京都之後,首先鏟除的就是宦官集團,因為宦官集團當時太大了,不鏟除的話,陳虎就很難把控整個京都。
這一點來說,陳虎還是有功勞的,隻不過屠龍少年,最終還是成為了惡龍。宦官勢力是倒了,但是卻出現了一個比宦官勢力更加強大的陳虎集團。
老皇帝死的十分蹊蹺,至今仍然是個謎,但是宦官被頂罪了,那些權勢的太監,一個也沒有放過,整個皇宮都被清洗了一遍。
要不是還用得著太監服侍新皇,估計早就殺完了。這也是為何,周易的三個大總管,都是如此的年輕,一點經驗都沒有,完全是依靠宗府學來的東西在做事。
這個時候又恰逢自然災害頻發,農民起義不斷,就給了陳虎一個帶兵入京都的機會,才測底讓大乾走向衰落的。
當然,這個時候,大乾的底子還在。如果陳虎沒有野心,好好輔佐新皇的話,說不定大乾可以起死回生。
可惜陳虎又是野心勃勃之人,再加上最近幾年的內耗,大乾最後一點底子也快耗完了。相信這點底子耗完的時候,也是周易失去作用的時候。
雖然明知道是老皇帝的原因,但畢竟是老皇帝,這個天下還姓周,畢竟老皇帝已經駕崩,他不可能說是老皇帝的原因,還要把皇陵刨了鞭屍吧。
畢竟情況不同了,皇帝即使再昏庸,但是隻要國家沒有滅亡,就沒有人敢這樣去搞先皇,這損失的是皇家的威望。
皇室是要臉的,也不允許別人這麼做。
皇上活著的時候你進諫,那叫做忠臣,那叫做不畏皇權,是一個受人尊重的大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