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 迷惑性邸報(1 / 2)

司徒益能夠穩坐南境,自然不是那種無能之人,他很清晰的看出了南境的不足,一直想要彌補,卻一直沒能成功。

司徒麟在南境,也是很有名氣的,被百姓稱作麒麟兒,就是說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他雖然也不會排兵布陣之類的,但是他卻繼承了家族的智慧,司徒家一直都是書香門第,所以司徒麟在南境文人的心中,名氣要更大。

別看司徒麟年輕,但是他的一幅字可以賣到千金,在整個大乾都屬於有才華的人。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吧父親,難民數量雖然很多,但是三四年前您就已經開始囤積糧食了,恐怕整個大乾,都沒有我們南境的糧食多。

所以養著七個州的百姓,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我們南境氣候溫潤,一些作物一年兩熟,我們可以加大農作物的種植,度過這些年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於那些土匪,盜賊之類的。大部分都是被逼無奈才落草為寇的,隻要官府招安,用糧食安撫的話,立馬可以去除七層。

剩下的那些也不需要去強行剿匪,隻要把百姓遷移到最近的郡縣,故城而守的話,兩三個月左右,那些土匪盜賊威脅自然就解除了。

反正現在天災不斷,也不需要出城去種植,完全可以閉城而守。

唯一難點的,恐怕就是那些起義軍了,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如果攻城的話,我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隻能按照兵法去守城,但是總比出去戰鬥占優勢。

而且起義軍大部分也是活不下去的農民,我們可以一方麵安撫,一方麵讓各郡縣準備滾石擂木之類的,起義軍也沒有攻城器械。

同時沿途引到,把起義軍引向中州方向,或者西境方向,來一個禍水東引也可以,這三害自然而除。”

司徒麟不相信,自己老爹看不透這些情況。要知道,司徒益比他的眼光要長遠很多,例如四年前開始屯糧,誰知道這兩年天災不斷,局勢變化的如此快。

可是全都被他老爹算在心裏,早早做好了準備,他們是不會打仗沒錯,但是對於局勢的把握,他們總能先人一步。

他們司徒家當初發家的時候,就是看中了周家,也就是現在的皇室老祖宗。果斷的押寶周家,在周家還沒有占據優勢的時候,就跟隨了周家。

所以司徒家的即使,和皇室的即使一樣悠久,成為了大乾最頂級的貴族,這就是司徒家的眼光。

而且司徒家一直是詩書傳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的原因,司徒家一個能打仗的將軍都沒有,卻每一個都是文化人,他們也不參加科舉,因為他們的道路生下來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聽到了兒子的分析,司徒益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確實是麻煩,但是也不是太大的麻煩,既然他默認楚先生把兒子引過來,自然也存著考教兒子的心思。

楚先生是他的幕僚之一,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幕僚,但是誰也不會覺得自己的人才多。

而且這個時代,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勢力,都流行養幕僚。

往大了說,皇室都有自己的幕僚。隻不過皇室的幕僚實在是太多了,都是那些文官集團,以至於多的互相傾軋。

小到一個小酒館,都會請一個先生之類的。一方麵是為了算賬,另一方麵就是為了幫自己經營,打壓對手等等。

一些小有權勢的,都會收服一個大管家之類,幫忙打理府邸,或者出謀劃策之類的,反正養幕僚就是一種時尚。

作為南境的大將軍,目光自然也不能短視。南境麵積那麼大,隻依靠他一個人打理,根本就不現實,自然也有一群幕僚幫忙打理,楚先生就是他的心腹。

聖旨已經來了,但是還沒有傳開。楚先生能夠親眼看到聖旨,可見他的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