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周易是想要發罪己詔的,這對自己的名聲可能不太好,但是卻可以挽回民心。
當然,陳虎他們是不會讓周易如願以償的。他隻是接到了這麼多消息,卻隻能跟以前一樣,被壓了下去。
放下最後一份奏折,周易閑著沒事,向戴毅問出了一個困惑很久的問題。
“戴先生,蕭文何的事情您應該知道吧。在朕的登基大典之上,他直接撞死在了龍庭前麵,這又是為了什麼?難道他就不怕死嗎?
還有說他是被人指使,還有很多人因此被連累。
朕有一點搞不明白,朕的年齡還小,有亞父幫忙治理,那些人為何還不滿意,難不成他們都認為,他們的才能超過亞父他們?
如果真的有才華的話,也不應該會到如此地步,更不應該會行如此之事。”
周易突然提到了蕭文何,讓眾人都開始提心吊膽起來。蕭文何是誰,那可是大庭廣眾之下,提出陳虎十宗罪的人物,為了此事,陳虎差點沒和賈惑鬧翻。
賈惑早已經給這件事下了定論,蕭文何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名,並沒有其他的陰謀之類的。
可是王勝堰,依舊挖出了幾名和蕭文何有牽扯的人來,並且都給打入天牢,最終死了。而他戴毅,也算是其中的參與者。
因為他是王勝堰的人,為了查找出這些牽扯的人,他自然幫忙出謀劃策,也因為這樣,他才能夠被稍微重視一點,要不然投靠陳虎的幕僚那麼多,何時才是出頭之日。
別看蕭文何的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天了,但是到現在沒有衰落的跡象。而且蕭文何用自己的生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青史留名的目的。
說難聽一點,以後這個國家不管被誰統治,蕭文何都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成為文人的典範和代表之一。
好一點的話,在蕭文何的家鄉,甚至有人建廟祭拜,千百年後,亦有他的傳說存在。
到以後的國家了,提到前朝,可能就會說當初有一個文人,他叫做蕭文何,不畏,以死勸諫。
當時在位的是昏君真光帝,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已經有昏庸無道的表現了……
當然,除非陳虎能夠坐穩皇位,才能夠消除這種影響,不然影響是很壞的。
這種涉及到敏感問題的,戴毅也不敢隨便去說,畢竟屁股坐在哪裏,就要說什麼話,他現在很清楚,自己的屁股坐在哪裏。
每次周易提問的時候,他都是小心翼翼的。就害怕說了什麼不該說的東西,成為了別人的把柄,畢竟這裏還坐著一位太保,讓他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壓力很大。
其實他非常的羨慕陳新通,看來靠山硬,還是不一樣。
周易不知道陳新通怎麼了,他戴毅可是非常的清楚,他就是被賈惑給安排走了,畢竟陳新通是賈惑的人。
當天回去之後,陳新通就找到了賈惑,把事情彙報了一遍之後,就請求賈惑出麵,幫忙安排。結果第二天就沒有來,被派到了後方收取賦稅去了。
這可是一個非常有油水的職位,就算是不貪汙,光是這麼多好東西從手中流過一遍,也能掉下來一些好東西,可以讓人吃的飽飽的。
然而這是羨慕不來的,賈惑雖然地位稍有下降,但是依舊是除了陳虎以外的第二人,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
他親自出麵安排親信,別人能夠說什麼。而且王勝堰也離開了仁德殿,感覺放那麼多人在仁德殿耗著,也沒有什麼大用處。
戴毅也不是那種迂腐的人,在這裏教小皇帝,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是危險係數也同樣很高。
畢竟現在屁股坐在陳虎那邊,他在說的時候,不能涉及到陳虎的不是,不然吃裏扒外不說,還有可能有危險,畢竟陳虎也不是好相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