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江湖是很美好的事情,同時對個人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如果你一直堅守本心,行俠仗義的話,那麼你就是英雄,就是大俠。可是很多人麵對利益的時候,就很難守住本心了,有可能就變成了所謂的江洋大盜。
萬恒是看不上江湖的,也不想加入江湖當中的紛爭。
有意思的是,雙方互相看不起。江湖人士覺得朝堂肮髒,勾心鬥角,動不動就有可能抄家滅族,比他們江湖人士還要狠。
至少江湖人士,很少有殺全家的。都是講究冤有頭債有主,對於婦孺孩子,是很少動手的。
朝廷人看不上江湖,認為江湖都是小打小鬧,就是一群小混混在那裏過家家,而且亂哄哄的。
在朝廷的印象裏,江湖應該是那種:
你瞅我幹啥!
我瞅你咋地!
你再瞅一個試試!
試試就試試。
然後雙方拿出武器,當街打了起來。也不顧著周圍還有人,更不會去在意影響。打架結束之後,周圍的損失,那就隻能自認倒黴了,沒有人會賠的。
因為很多所謂的江湖人士,除了手中的那把武器之外,全身上下搜不出五兩銀子,一個個都是苦哈哈。
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就會化身成為小偷,去有錢人家裏偷東西,還把這種行為,厚顏無恥的叫做劫富濟貧。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朝廷也管不過來。還別說,有了這些所謂的江湖人士的震懾,那些小官小富老實了很多,畢竟請不起厲害的打手。
可是這樣,就產生了很多大的貪官汙吏,江湖人士不敢,也沒有能力動手。就出現了不少江湖人士刺殺朝廷要員的事情。
在離開北境之前,吳欣兒還在嚷嚷著,要跟其他的大俠一起,去刺殺陳虎。
不過她才十三歲,人家不帶她玩。而她自己,還是挺積極的。聽說要去京都,立刻興奮的不行,估計還沒有放棄去刺殺陳虎的打算吧。
萬恒是準備了一些東西,卻沒有準備行李之類的。按照吳欣兒的意思,行走江湖要什麼行禮,那都是累贅,隻要可以行俠仗義就可以了。
當然,也不能小看吳欣兒。她父親可是鎮國大將軍,她可是見過死人的。在殺死那個貪官的時候,她就狠心刺了一劍,竟然沒有太大的恐懼。
在她這個年紀,竟然都會殺人了,確實不多見,即使在亂世也不多。
簌簌……
在幾人騎馬慢行的時候,幾支箭矢從山林中飛了出來。
吳欣兒一個轉身,貼在了馬背之上,接著單腳輕點,從馬背上飛了起來。
拔出自己的佩劍,在半空中就把箭矢擊落,然後穩穩的落在了馬背之上。
還別說,她向往著江湖,也確實有一些本事可能是繼承了父親的習武天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並不是說隻會喊。
萬恒見吳欣兒能夠應付,也就放心了很多。右手一滑,貼在馬背上的寶劍飛了起來,直接擊落了射來的箭矢。
接著寶劍掉落,又被萬恒穩穩的接住,順勢插回了劍鞘,整個動作行雲流水,看起來非常的自然,明顯要比吳欣兒更加的厲害。
而他們帶領的那些護衛,也紛紛擊落箭矢。除了一個受傷的之外,其他的人都安然無事。
不是因為誇張,箭矢跟子彈不一樣,目標比較明確,準頭不夠,稍微穿個軟甲,拉開一定的距離,幾乎就可以做到全麵防護,頂多就疼痛一下。
箭矢的殺傷力比較近,而且數量比較多,這是大部分弓箭的特點,隻有少部分的強弓,可以做到不比子彈弱的殺傷力。
因此如果戒備的話,很輕鬆就能打落箭矢。畢竟箭矢那麼大,就跟打板球一樣,這麼快都能打中,打落箭矢也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