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終好像對方沒有答應,並且殺死了去招安的人,至於為何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嫌棄爵位太低。”
明福其實隻是說對了一般,嫌棄爵位太低是一方麵,另外一方麵還是條件沒有逃脫。
最本質的,還是陳虎沒有把這些人放在心上。覺得這些人都是拿著鋤頭的農民,除了數量多之外,沒有任何的危險。
在陳虎看來,能夠給對方一個侯爵的位置,就已經是他發善心了,可是白天王並不這麼想。
在那份聖旨當中,隻提到了給對方忠勇侯的爵位,對於他們造反的事情會不會赦免,卻沒有任何的提及。
除了封為侯爵之外,接下來更多的就是限製。
首先白天王需要解散所有的農民,甚至要幫助朝廷鎮壓,不讓難民進入中州附近,以免衝擊到中樞。
如果白天王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他的爵位會再次下降一級。
其次白天王解除大部分的兵權,隻能留下兩千人私軍。多的要麼就地解散,要麼就是填充到朝廷軍隊當中。
最後就是封地問題,他會獲得一州的封地,不過這個封地卻是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現如今幾乎沒人了。
除了這三條重要的,還有零零散散一些其他的問題,要麼沒有提及,要麼就是不做回應,白天王也不傻,怎麼可能會同意。
白天王既然跟陳虎接觸,自然也是希望能夠招安的。畢竟從古至今,匪不與兵鬥,一旦成為土匪,想要洗白不容易,造反的同樣如此。
畢竟別人好歹還有個出師有名,白天王連一個名義都沒有,隻是拿神來糊弄這些難民,然而對於統治階層,卻沒有太大的約束力。
所以白天王要求第一點,那就是封他為王,與四境平起平坐,這樣的話,也就有了一個名義。
第二點就是全國通告,免除他以前所有的過錯,並且絕不追究。
第三點就是允許他自設軍隊,他那些手下將領,也必須有一定的官職封賞,以及提供軍隊糧草。
最後他看中了中州東部的五州之地,希望成為他的領地,林林總總十多條。
不要說陳虎了,就算是原來的朝廷,也不可能答應的。
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現如今陳虎自己的,都沒有足夠的補給了,怎麼可能還給他們糧草。
而且一個泥腿子造反,還想要和他們平起平坐。無論如何,陳虎都不可能同意的,結果就僵持不下。
以至於白天王惱羞成怒,把招安的人都給宰了。
對於這些細節一類的東西,明福自然是不清楚的。他隻是知道擬聖旨招安,被人家給拒絕了。
其實在這些貴族的眼中,對於普通人的性命,態度都是不屑的,不管他們隱藏的再好,都掩飾不了他們高高在上的心態。
古語有雲: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也隻是說說而已,誰見過哪個皇帝犯法,會得到懲罰的。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陳虎是不可能讓步的,忠勇侯已經是最大的讓步,在陳虎看來,自己給他們忠勇侯,他們就應該感恩戴德,就要解散軍隊之類的。
可能在打仗方麵,陳虎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對於這種事情,他就不那麼擅長了,可是他又不願意讓步,一切都還在賈惑的勸說之中。
對於這件事,周易能有什麼看法。他即使不願意又如何,大乾如此廣大的土地,輪不到他來說話。
已經多了四王,再多一個侯爵,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隻不過讓他氣憤的,是陳虎拿著那些土地跟別人談判,而且連知會他一下都沒有,可見陳虎對這個皇帝,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現如今,京都內好像也出現了饑荒,情況還不太清楚,什麼原因也不知道。
以及一些太醫院之類上書,說大災往往伴隨著大疫,在明年春中或者春末,可能會出現大範圍的瘟疫,應該提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