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人無完人(1 / 2)

小騷動過後,村正張瑞鴻慢吞吞的走了出來,旁邊扶著他的,依舊是他的孫女張昭君。

為何張瑞鴻能夠隱瞞這麼久,也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力。一來是重名不稀奇,再有就是村正是村鎮裏最為得到人們認可的人擔任,並不是朝廷直接任命的。

所以如果不發生什麼事情的話,恐怕縣裏的大老爺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範圍內,村正是姓誰名誰。

就算是見麵了,介紹也都是某某村鎮的村正,而不是直接介紹真名。因為你的真名一點用處都沒有,人家也不稀罕。

大老爺們每天那麼忙碌,哪有時間和經理,去記那些村正的名字,而且有的村正,一輩子都不可能見一麵,就更沒有心情了。

而那些能夠接觸到張瑞鴻的人,一般都是小吏之類的。對於小吏來說,誰認識張瑞鴻是誰啊,畢竟地位相差實在是太大了,你就算是刻意去打聽,也不一定能夠打聽到國相的真名。

畢竟周圍的同僚都不認識,而認識的大老爺們,會心平氣和的給那些小吏們解釋嗎?明顯是不可能的。

那天就算是遇到了,行禮的話,也都是稱呼對方的職位,或者說某某大人,而不是直呼其名的,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就跟皇上一樣,恐怕全國上下,九層九的人不知道皇帝真名叫什麼,就算是知道一點點,恐怕也隻是知道一個元號而已,那就是真光。

所以地位相差太多的話,其實根本不需要隱姓埋名,因為沒有人會認識你的。

也因為這樣,張瑞鴻也不用隱姓埋名,還光明正大的當上了村正,不擔心自己的消息泄露出去。

說明張瑞鴻對社會把握的很精準,就知道不隱姓埋名,也沒有什麼大事。也知道官場的各種運行方式以及潛規則。

對於這一點,周易還是相信的。因為通過這些天的交流他知道,張瑞鴻確實對官場非常的了解,一些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心裏也跟明鏡一樣。

所以他才能夠精準的指出官場的詬病,對一些潛規則,也都能一針見血的說出其優劣,也怪不得他能夠把官越做做大,牢牢把握國相很多年。

如果他不是主動離開的,恐怕他還能繼續堅持下去。最終他可能會被逼成為一名梟雄也說不定。

這都是他的選擇,及時隱退的話,落了一身好名聲。先皇即使很討厭他,但是史學家們依舊給了張瑞鴻濃妝重抹的一筆,先皇都做不到把張瑞鴻的事跡抹除。

因為張瑞鴻的好名聲,先皇即使討厭張瑞鴻,恨不得派刺客殺死他。但是也都是偷偷摸摸進行,不敢直接治罪於張瑞鴻。

還是那句話,好名聲真的可以保命,除非你想要自己落得罵名。先皇自然不願意自己落得罵名,於是就默認黃千歲動手。

這就是帝王心術,帝王就算是想要殺你,也不會光明正大的去治你罪,而是通過這種暗示,縱容,默認等等態度,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此時,名聲就是自己最好的保命手段。作為一個官場老手,把各種潛規則玩的明明白白的老頭,想要輕易殺死他,真的不太容易。

明的你不敢,暗的他總能找到方法應對,你又不敢大規模的來,所以現如今依舊活的好好的。

他不及時隱退的話,恐怕先皇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對付他。這樣的結局是什麼,那就不好預料了。

要麼就是先皇贏了,他被汙蔑的體無完膚,名聲盡毀,落得身敗名裂,遭世人唾棄的下場。

要麼就是他贏了,可能就會成為一時的梟雄。即使沒有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步,也將會是權傾朝野,就沒有了黃千歲的事情。

不過不管哪種結果,他的名聲肯定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