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什麼仙俠小說,不然的話,周易可能會明白,張瑞鴻的道到底是什麼。現如今,隻能說是張瑞鴻的主張核心。
話說回來,張瑞鴻並不是一位有如此覺悟的人。為了表達自己的道,甘願犧牲自己。
如果他真的是這種性格的話,恐怕他就不會辭官了,而是把這些主張獻給先皇。雖然很可能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但是名聲絕對不低於蕭文何。
然而結果卻是相反的,他並沒有進獻給先皇,而是選擇辭官隱退。
現如今甘願冒如此大的風險,甚至有可能激怒這群亂兵,也要說給周易聽,同時也要和對方爭辯個對錯,很不符合張瑞鴻的性格。
周易哪裏知道,張瑞鴻之所以敢如此激怒張瓊,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這真的是一群無法無紀的亂兵,他說話自然不會那麼衝動,而是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度過這次的危機。
但是他發現張瓊條理清晰,說話也比較有理有據,是一個守規矩的人。
而既然是一個守規矩的人,那麼就再好不過了。因為守規矩,張瑞鴻也不我記擔心對方會突然對他下殺手。
最主要的是,張瑞鴻發現張瓊還算是一個人才。看起來有點愚忠,但是他不傻,竟然學會比較了,認為現如今的三國,都不是什麼好投靠的勢力。
現如今,能夠有如此清晰認知的人不多了,所以張瑞鴻才打算試試對方的水準如何。
周易非常疑惑,為何他的膽子這麼大。原因更加的簡單,張瓊不是嚷嚷著自己忠誠於大乾嗎?現如今真光帝就在這裏。
你既然說自己忠誠大乾,那麼就給你一個機會。如果真的惹怒了張瓊,不是還有周易在後麵兜著呢嗎。
周易如果離開的話,他自然不會選擇如此激進。既然周易沒走,自然也要好好利用了。
此時,張瑞鴻可不管周易怎麼想,也不管張瓊怎麼想。聽到張瓊的回答,依舊沒有讓步的意思。
“按照你的一起來說,薑家也是正統呢。為何會是周家取而代之,不是薑家恢複舊朝呢?”
張瑞鴻這話說的就有點膽大包天了。如果是不懷好意的人聽到了,完全可以用這話攻訐張瑞鴻,給張瑞鴻安上一個反賊的帽子。
隻是現如今皇室示弱,張瑞鴻才敢這麼肆無忌憚的說出來。
薑家是上一個朝代的皇室,大乾取代殷朝。雖然說的好聽,是大殷昏庸無道,百姓苦不堪言,大乾順應民意取而代之。
大勢沒錯,但是私德有虧。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是底層的百姓取而代之,那沒有什麼,可以說是順應民意。可是大乾並不是那些起義軍,周家以前也是門閥之一,最大的貴族之一。
大殷可以說對不起百姓,但是對於周家來說,並沒有對不起周家。
不僅沒有對不起周家,甚至對周家等門閥信任有加。太祖皇帝和太祖父親,都受大殷朝廷的信任,委以重任,權柄極大。
可是太祖皇帝和周家,都有野心的。而且大殷朝廷飄搖不定,這麼好的機會,誰願意輕易放棄。
所以太祖皇帝他們辜負了大殷的信任,順應民意,打著天下百姓的旗號,結果謀反成功,成就了現在的大乾。
因此從大勢的角度來說,從天下的角度來說,太祖皇帝功高蓋世。他做的沒錯,他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結束了那一個亂世,百姓過上了和平的生活。
畢竟天下大亂,受苦受難最嚴重的就是天下百姓。太祖皇帝做到了,也是一位仁慈的君王,畢竟兌現了很多的承諾,百姓過上了和平的生活。
不僅如此,太祖皇帝打敗了西蠻,驅逐了北胡,結束了中原人幾百年的窩囊,樹立了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