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現如今隻有三國,但是卻不止三股勢力。
除了三國這些勢力之外,還有南境與東境,到目前為止,依舊按兵不動。可是他們的勢力很大,自主權也很大。
一個明麵上屬於後乾,一個屬於侑國。然而這兩個勢力,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說這些人沒有什麼想法的話,肯定不符合他們現在的做法。
相反的,從這兩個勢力低調來看,他們的野心都不小,都在等待著漁翁得利。
說南境和東境本身的實力,遜色於三國的話。這話肯定是不能信的,隻能說旗鼓相當。既然旗鼓相當的話,為何他們不自立,說白了,都是太愛護自己的羽翼了。
他們不是沒有自立的想法,而是這兩個勢力太小心了,對於名聲看的實在是太重了,以至於沒有大義的情況下,他們寧願忍著,也不願意自立出去。
司徒家多多少少還可以理解,畢竟是一個十分久遠的世家了,小心謹慎是應該的,不然也不會存活到現在。
可是林家名聲已經臭了,卻依舊不願意折損名聲,目的就不單純了,無非就是投靠一個勢力當做盾牌,自己偷偷的發展罷了。
想自立又擔心名聲,跟當初的陳虎差不多,都是畏畏縮縮的。
陳虎想要登基,然而也不願意背負罵名。就這樣等了好幾年,以至於天下大勢發生了改變,錯失了登基的機會。
如果他能夠一鼓作氣,在先皇死後直接自立的話。雖然天下會出現動蕩,但是手握西境和中州,不至於混的那麼慘。
現如今這樣的場景,又開始在南境和東境上演了,也不知道這些鎮國大將軍,是不是都這麼愛惜羽翼。
聽說當的官越大,生活越是警惕,如履薄冰。就害怕一點點錯誤,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前程。
要不然你沒有發現,那些中層官員住洋房,穿衣服,喝茅台之類的。而一些比較高層的,卻都是穿著樸素,甚至不知道茅台什麼味。
果然應了那句老話,官當的越大,越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現如今南境和東境,又走了陳虎的老路。沒有名義的情況下,不敢觸碰這個底線。
不知道他們自己意識到這一點沒有。
後乾有周繼,自然是師出有名。佛國不依靠大乾的名聲,所以他們不需要。但是安陽王,本身不是頂級世家,再加上這次的成就,就是以造反起家,招安過來的,也沒有那麼多顧忌。
這就苦了南境和東境。
不過這兩個勢力,自立是早晚的事情,即使現在沒有自立,以後也會自立的。
從他們私自派出的這些商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野心不小。正在大量聚攏財富,以及暗地裏利用商隊招兵買馬。
除了這兩個勢力之外,還有一個大勢力,也一直沒有下場,可以說作壁上觀,那就是武力最為強大的北境。
這股勢力一直沒有表態,他是支持以前大乾的,還是說支持現在三股勢力的,一直沒有說話。
如果這個勢力下場的話,恐怕會立刻改變現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麵,是一個能夠改變規則的勢力。
大家都在等待,也不敢隨便亂拚,讓別人撿了桃子。這可能也是各大勢力厲兵秣馬,卻沒有發生太大衝突的主要原因吧。
等待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要麼就是北境表態,要麼就是吳尚雲去世,北境分崩離析,沒有第三種可能了。
這也是一股大勢力,他們就算是誰也不支持,也完全有實力自立。前提是八大金靈子能夠團結一致。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同樣也不能忽視。那些小勢力還不算上,現如今就已經有六股勢力了。
可是有這麼多的勢力,卻沒有京都這些百姓的容身之地,不知道算不算一種悲哀,成為了所有人默認犧牲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