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回來之後,陶方正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畢竟大部分都是小孩子,這部分他沒有統計,他統計的都是那些大人們,所以速度要快很多。
“陶大人,你知道三大商會的糧食都是熟糧嗎?”
陶方正聽後,先是感覺到詫異。不明白周易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解釋他想到了什麼,一臉的不敢相信。
“不會吧!”
他身為監天司的人,自然對於糧種自然也是知道的。
不過他隻是觀察時間,二十四節氣之類的,不參與直接的耕種,隻是把這些東西報告給朝廷,由邸報發往各處,以免大家錯過了最晚的農時。
其實對於百姓來說,他們記得清清楚楚。但是難免有錯的地方,監天司就相當於鬧鍾一樣。
他同樣購買過三大商會的糧食,可是卻分不清熟食。畢竟大人物,很少有太了解五穀雜糧的。
在陶方正震驚之下,周易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並且隨便打開一袋,掏出了一把糧食,給陶方正看看。
“這就是熟糧,不過不是做熟了,所以從外表來區分的話,差別不是很大,需要咬開或者在嘴裏咀嚼一下,才能夠分辨出來。”
於是,周易又讓人,從他們帶來的糧食當中拿出了一些,讓大家咀嚼比較。
還是農民經驗比較豐富,他們一下子就嚐出來了。不是說大家沒有發現,而是根本沒有注意,畢竟外表相差不大。
可能也有很多人察覺出來了,但是人微言輕,沒有傳出去而已。
有的人就算是看到了,還以為雨水太多,太潮濕了的原因,糧食有點發黴了呢。所以才會有一點點變形。
可是周易是整包的拆開,焦味還沒有全部散發,讓他起了一些疑心。從而仔細查看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都隻是熟糧。
恐怕賣糧食的人之所以這麼大意,首先是數量太大,來不及處理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不認為周易這樣的富家公子,認識這些東西。
結果他們打眼了,這輩子周易沒有見過,但是他上輩子見過。
之所以石子那麼多,一來是增加糧食的接觸麵積,二來是盡量的保證糧食不會被燒焦了,外表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隻是在最後處理的時候,石子之類的沒有處理幹淨。
譚雲同可是知道周易身份的,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竟然連這些都懂。他譚雲同如果不嚐一下的話,他自己也發現不了。
此時他對周易是更加的佩服了,說明周易是真的比較了解農民,為農民做事。
所謂的熟糧,不是說直接炒熟了。直接炒熟了,外表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例如大米會變成大米花之類的。
而周易口中的熟糧,是因為已經死了的,無法當做糧種的糧食。
其實隻是把糧食,在熱鍋上翻炒一下,在還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直接給撈出來。這個時候從外表去看,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糧食裏麵的組織卻都被破壞了。
沒有什麼太難操作的,就因為太簡單了,所以才覺得想出這辦法的人可惡。
就像是熟雞蛋還能孵出小雞一樣,從外殼去看,很難發現有什麼改變。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如果熟糧還能生根發芽的話,那麼熟雞蛋孵出小雞也就有可能了。
這種高端的知識,連上一世科學發展的今天都沒有實現,更不要說在這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了,根本不可能實現。
而且這可是一件大事,不知道有多少難民,從三大商會買了糧食,被種在了地裏,結果那些人肯定要損失慘重了。
恐怕三大商會也在封鎖這個消息,真是非常的陰險。
周易沒有在天南商會那裏跟譚雲同等人解釋,一來沒有直觀的比較方法,二來那裏人多,打起來的話,他們這邊還是非常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