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勝堰加入了,周易也沒有跟他隱瞞,他想要收納難民,對付三大商會的事情。
如果三大商會隻是為了賺錢的話,周易也就忍了,他不想節外生枝。畢竟做生意,賺點錢又能怎麼了,隻因為有利可圖,才會有商人過來,難民才有一絲活路。
可是三大商會根本沒有底線,竟然把所有糧食都炒熟了,你正常賣不好嗎?非要多此一舉,既然如此,周易不找你們的麻煩找誰的。
王勝堰思考了一下,很讚同周易的這個決定,但他還是說道:“想要滅掉三大商會,不是不可以,但是卻有點困難。
三大商會同氣連枝,他們的背後都是世家支持,一家不在話下,可是三家一起的話,恐怕我們不是對手。
而且陛下這次也沒有帶來多少人,就算是我們聯手,估計也夠嗆。
而且三大商會護衛不僅接近一萬,隻要他們願意,可以動員三萬左右的難民。隻要發一根棍子,這些人就會為他們打仗,畢竟他們握著大家缺少的糧食。
一個搞不好的話,陛下還有可能要做好暴露的準備。雖然不知道陛下為何低調,但是想來還有其他的計劃,應該不願意過早的暴露吧。
所以這次陛下可以幕後推動,最好不要親自出手。
畢竟陛下這些人,對於大局也不會幫住太大。”
不得不說,王勝堰的嗅覺,還是非常靈敏的。他沒有告訴王勝堰自己寧守關的計劃,畢竟這個計劃事關重大,關係著他能不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也降低了暴露的風險。
而他隻是稍微提了一下,對方就猜出了,自己還有其他的計劃,現如今需要保密。果然不愧是做過幕僚的人。
王勝堰也沒有多問,那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同時,也沒有胡思亂想的去猜測,既然周易已經決定了,那麼他還是少知道一點為好。而且周易如果想要告訴他,肯定會告訴他的。
現如今不管怎麼說,周易對他也非常的重視。但是也不能隻靠名聲,他要顯示出自己的價值來,隻有體現出了自己的能力,才能站穩腳跟。
這也是為什麼,他支持周易對付三大商會的原因。因為隻有這樣,他才有立功的機會。皇黨隻是投名狀,現在才是體現出他這個幕僚能力的時候。
他要把這第一個任務拿下,同時還要輕鬆的拿下。這樣才能顯示出他的能力來。
他沒有立刻說如何拿下三大商會,而是先把後果列了出來,讓周易有一個心理準備。
同時,把情況說的越糟糕,最後成功的話,他的功勞越大,越能顯示出一個幕僚應有的水準。
見周易認同自己的說法,王勝堰也是鬆了一口氣,開始講述他的計劃了。
“三大商會雖然強大,但是不代表無法擊破。畢竟他們在明,我們在暗,隻要動作夠快,他們沒有組織抵抗的時間就行。
皇黨這邊,有三千多士兵可以戰鬥。雖然不是太多,但是都是上過戰場的,而且還都是青壯。
陛下再給微臣一些認命,微臣可以說服十二太保之一的趙海清,他那裏也有兩千多人。
趙海清雖然為人莽撞,但是他個人實力強悍。而且經常帶兵打仗的,兵法之類的,多多少少也會一點。
隻要他帶人衝鋒,估計難度不會太大。到時候裏應外合,直接給三大商會致命一擊。
同時我們可以把熟糧的消息傳出去,激起難民的憤怒。再傳出一些消息,隻要拿下了三大商會,糧食都用來賑災的話,可能會輕鬆很多。
畢竟百萬難民,除非他們願意去死。隻不過缺少帶頭之人,而趙海清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隻要有人帶頭的話,肯定會有難民跟隨。”
就像他說的那樣,周易這點人手,確實和大局沒有什麼用處。而且到時候難民,對於周易也不太安全,所以他不太在意周易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