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周易等人的隊伍,終於趕到了寧守關之下。
一行五十人的隊伍,已經是周易能夠爭取最小的了。他覺得一二十人就差不多了,可惜大家都不太放心。
因為張瓊把來寧守關的道路封鎖了,所以寧守關向這個方向的城門口,看起來人就很少。就算是有,也都是出來的,或者說就寧守關旁邊的獵戶。
天氣寒冷,然而為了生存,不得出現尋找獵物。
當周易到達的時候,那十八米左右的高度,還是很震撼的。而且是長達幾公裏,連接著兩邊的山峰,比京都看起來還要壯觀。
城牆上斑駁的痕跡,也不知道是時間留下的痕跡,還是說戰爭留下的痕跡,看起來坑坑窪窪的,並不像電視中看起來那樣光滑。
而且城頭上不僅有守衛把守,還有大型的弩箭,專門用來對付那些攻城設備的。尤其是攻城錘,投石車這一類。
就算是盾牌,估計也很難抵擋這種弩箭的射擊。
周易也不得不感歎,這才叫做軍事要塞。渭城這個州府府城,和寧守關比起來,簡直是小兒科。
在沒有火炮的時代,想要轟下寧守關,估計比登天還難。別說他那點人了,就算是再擴大十倍,也不一定能夠拿下武裝齊備的寧守關。
這種軍事要塞,從一來設計出來,目的就非常的明確,那就是應對戰爭的。想要強行拿下寧守關很難,也隻能選擇從內部攻破。
此時周易也不得不感歎,這次沒有白來。如果不想辦法拿下這裏,估計他就算是坐擁渭漢兩州,也根本吃不好睡不香。
“寧守關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曆史了,古往今來,從外部攻破寧守關的次數,絕對不超過五次,而且每次都是損失慘重。
真應了兵法上說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聽說以前,這裏也是北胡的地盤,是我們中原人擴張,拿下了這裏。可是經常受到北胡的騷擾,所以才築城以保境。
不過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張,尤其是我們大乾的領土,已經從寧守關向北推行百裏了,所以有了現在的一些邊鎮。
即使如此,寧守關依舊是重要的戰略價值。是保障邊軍,囤積糧食,製定戰略的重要要塞。
因為是軍事要塞,裏麵的百姓不是太多。不過聽說災難之後,很多難民湧進了寧守關,所以才能看到這麼多百姓出入。
至於裏麵的情況,我也沒有進去過,所以就不太清楚了。”
王勝堰簡單的說了一下寧守關的曆史,不管有用沒用,就是讓周易多知道一點也是好的。
此時的張昭君,和青玉在那裏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青玉原本是一個很安靜,很守本分的人。可是張昭君卻非常的活潑,一點也沒有張瑞鴻說的乖巧文靜,反而嘰嘰喳喳的,一路上下來,幾乎沒有停過。
周易也不是第一天認識她了,可是依舊懷疑,這個張昭君是不是假的。
這不,隻是一天的功夫,張昭君就征服了青玉,現如今成了好姐妹,張昭君一口一個姐姐,別提叫的多麼甜了。
畢竟在同一個馬車當中,周易雖然沒怎麼刻意打聽,但是也能聽到,好像是在說自己。周易也無所謂,青玉自己有分寸,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
“站住!什麼人,有沒有路引?”
周易這夥人,規模畢竟不小,所以很容易就被重點關注了。
所以在距離城門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被守城的守衛給攔住了,根本就不給靠近的機會,以免有人偷襲。
兩邊都是拒馬,馬車根本就無法通行,隻能單人行走才可以。這能最大程度上,保證有人這個時候突然襲擊,他們也能依靠這及時撤回。
魏宏拿出一塊牌子,這是那些江湖人士帶著的。聽說是武林盟給他們的,隻有這個牌子,才能夠進入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