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災難,越能夠考驗人性,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大家都會說,都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別人。卻很少能夠換位思考,去試圖找出這種原因是為什麼。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周易以前看過一篇報道,說是災難的時候,一些捐款捐來的物資不夠分的時候,管理者寧願放著,也不願意發下去。
很多人就不理解,為何不先發下去,救活一人是一個。
可是他也不想想,他如果是那個沒有分到的,沒有救活的那一個,他還願意遵守規矩嗎?是選擇鋌而走險搶一把,還是說選擇自我奉獻等死。
這往往就是混亂的開始,大家一起挨餓,說不定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如果不公平的話,可能立刻就會導致混亂或者死亡。
想要維持一地秩序,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當然,也不能死守著物資不放,理解不發放的原因,但是你也要懂得變通才可以,想辦法能夠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又能夠維持好秩序,這才能體現你的能力。
還聽說有的地方,捐的牛奶和礦泉水不夠分的,領導就把礦泉水和牛奶混合在一個大鍋裏,然後再人均分配。
結果就沒有一個人鬧事的,該排隊的排隊,秩序一片大好。
如果領導選擇先發牛奶,你說後麵拿到礦泉水的人,能夠保證秩序嗎?混亂肯定是一觸即發。
不是說誰做錯了,隻不過所處的環境不同。那些乞丐做錯了嗎?他們隻是想活下來而已,他們也不想把店鋪給砸了,可是總有一些沒有得到東西的人心理不平衡。
都已經到了做乞丐的地步,誰還願意講究素質,或者說是不是幹淨衛生。
正在周易思緒駁雜的時候,青玉再次說了起來。
“快看快看,那個乞丐被人給抬走了,會不會被其他的乞丐給吃了呀。”
青玉還是頗為擔心的,就連王勝堰也是勾著頭往外看。他的智慧,可以思考到難民吃人肉的艱辛,但是他自己沒有經曆過,更沒有親眼見過。
更多的還是猜測,或者說從一些書籍的記載看到。知道每逢災難,災民們易子而食的事情常有發生。
走出的兩人,看起來像是普通的百姓,並不像是乞丐。
他們非常的謹慎,或者說有點偷偷摸摸的感覺,怪不得青玉會擔心,這些人會不會吃人肉。
不過這兩人看起來雖然不怎麼樣,但是還算是精神。雖然穿著也比較單薄,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瑟瑟發抖。
他們先是觀察了一下,然後一人夾著一邊,開始走進了巷子裏麵。
整個過程,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去關心。
譚雲同思考了一下,忍不住說道:“那兩個人中的一個,我好像認識。當初我們被佛國追殺的時候,和其他的一些反抗的軍隊有過接觸。
好像是複/仇軍的人,要不要……”
譚雲同正要繼續說下去,但是卻被周易給阻攔了。
那些反抗軍,可都是被佛國通緝追殺的存在。在這裏提起反抗軍,被寧守關方麵知道了的話,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的。
而且昨天監視的人,還在旁邊一個桌子上吃飯,時不時往這裏看著。誰敢肯定,還有沒有其他的人。
萬一被對方聽過去了,那就不太好辦了。也不知道是自己這些人被無相給懷疑了,還是說所有江湖人士,都是這個待遇。
因此譚雲同一提起反抗軍,周易立刻向四周觀察,並且示意他不要繼續說下去,以免被人頭聽到。
譚雲同也意識到了自己說名字了,立刻小心了很多。
“要不要……”
譚雲同指了指那條巷子,他的意思是跟蹤過去看看。
畢竟他是知道周易這次目的的,就是要接觸這些反抗軍,他自己也沒有渠道,隻不過以前見過一些,接觸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