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第467章 屠殺的必要性(1 / 2)

看著憤怒的魏宏,張廣勝也是感慨不已。

上位者最信任兩種人,一種是忠誠且低能,隻會執行命令,不會想七想八的人。另外一種就是高能且不合群。

而魏宏就是第一種,張廣勝目標是成為第二種。因為這兩種人隻能依賴皇帝,皇帝也最為信任。

上位者最害怕的就是那種得民心,且能力又強的的人。雖然嘴上喊著愛才之類的,但是提防肯定也少不了的。

忠誠的人誰不喜歡,而且能力比較低。這樣不會質疑上位者的用意,也不會多想之類的,反正就是忠誠就完了。

高能且不合群,皇上用著才放心。因為上位者不喜歡拉幫結派,從而把自己給排除了,到時候很容易蒙蔽聖聽,畢竟官官相護,百姓討厭,皇帝同樣討厭,因為這樣的話,消息就很難流到他的耳朵。

而且想要懲罰一個人,也要大費周章的相互妥協之類的,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有句話叫做功高蓋主,高能且又得民心的人,就是這一類人。你要麼裝傻子,要麼自汙其明。

尤其是建國之後,總有一些剛正不阿的將領,突然變得沉迷美色,沉迷錢財這些世俗。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為何打仗的時候這麼好一個人,突然變得沉迷了起來。

不是說人家變了,而是因為人家太聰明了。

他們心裏清楚功高蓋主,結局一般都不會太好。聰明人都知道,皇帝害怕能力強,又得民心的人。

能力是想廢不可能的,但是名聲是說廢就能廢的。

既要不犯法,又能讓自己的名聲跌落,同時還能讓皇帝高興,那麼最簡單的,沉迷美色,剛建國就娶個幾十房小妾,名聲想好都不容易。

再有就是仗勢欺人,貪財之類的。這也是一種方法,而且還是大庭廣眾的仗勢欺人,最好皇帝還能降罪一下,以對方勞苦功高,隻沒收軍權之類的為代價,不僅能夠保自己平安,還能夠保子孫後代富貴延綿。

而那些舍不得權利,又放不下臉,或者說不太聰明的,一般結局都不太好,大部分都是死罪,然後第二代皇帝,第三代皇帝為死者平反,追封一個爵位之類的。

這樣的名聲誰想要,因為都被抄家滅族了,再平反有什麼用,名聲能夠讓人死而複活嗎?

這樣的案例從古至今比比皆是,杯酒釋兵權,聰明人的選擇。江山已經拿下了,這種有聲望,有能力,又手握重兵的人,皇帝能睡好覺嗎?

再有就是韓信,用你的時候,你就是大將軍。江山穩固之後,那麼你就是叛臣賊子。沒辦法,誰讓你有能力又有聲望,你不死誰死。

張廣勝大大咧咧,但是人很聰明。可能是在父親身邊也待了很長時間,對於一些事情,他幾乎是門門清。

也許周易現在沒有這種想法,但是不能保證他以後也沒有,如果大乾穩固了,他會怎麼想,誰也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就把自己變成皇帝最信任的人,到時候誰倒黴他都沒事,畢竟他就算是想要造反,他那些手下也要願意跟隨才可以。

當然了,張廣勝也不想把魏宏得罪的太死,畢竟魏宏是皇帝的親信,他還不是,還不能和魏宏掰手腕。

他隻是給自己樹立一個風格,一個狠辣,大家都不太喜歡他的風格,反正現如今,譚雲同就不太喜歡他,張廣勝心裏一清二楚,這也是他想要的結果。

現如今,張廣勝在魏宏的心裏,也是直線的下降,感覺到張廣勝殘暴,簡直是沒人性,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

張廣勝目的達到了,自然也開始解釋了起來:“我這麼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我知道陛下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壞了陛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