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見西境使者的時候,對方帶來了太後的話。
大概意思是讓周易回到西境,可以把皇位繼續讓給他。但是其他的官職不變,正式把渭州變成陪都,他拿著官員依舊在北境之地治理等等。
其實就是想騙周易一個人去西境,如果周易真的去了,那還不是任人拿捏,即使還是皇帝,也和在京都沒有兩樣。
周易自然不可能去的了,並且表示,可以讓太後過來。
隻要太後過來,她依舊是高高在上的太後,周繼可以封王。
雙方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隻是一次試探而已。
轉眼來到了五月中旬。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氣變暖的緣故,或者說其他的原因,天下一片太平,戰鬥變得越來越少,就算是有,也都是一些小規模的。
視察完孤獨園之後,周易勉勵了一下兒童軍,還有看望了一些老人,就從漢州離開了,自然又是上萬人送行,搞得周易都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經過幾天的忙碌,周易現在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規律了。
政務堆積了幾天,好在都沒有什麼大事。
“啟稟陛下,寧守關傳來好消息,佛國撤軍了,後退了五十裏的郡城駐紮,打算和寧守關長久對峙了。”
雖然知道佛國會撤軍,但是當聽說真的撤軍了,周易還是非常高興的。
這幾個月來,佛國使用了不少辦法進攻寧守關,但是都被張瓊給打退了,佛國傷亡超過八萬之父母,寧守關傷亡也在一萬多人。
不過兵源勉強還能得到補充,因為從北境進入漢州的百姓,達到了四十萬之多。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可以當兵的。
畢竟在周易這裏當兵,待遇實在是太好了,所以當兵的熱情還算高,周易也是非常的滿意。
自從殺了一批貴族之後,周易在貴族當中的聲望算是臭了。但是在民間的聲望,卻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好!這件事左相安排一下,等到張將軍班師回朝的時候,朕要親自去迎接。”
周易笑嗬嗬的說道,隨後又詢問道:“知道佛國為何撤兵嗎?”
“啟稟陛下,佛國不事生產,現如今後勤跟不上,國內再次出現了饑荒,很多百姓起義,想要推翻佛國的階級壓迫。
再加上抵抗軍從中推波助瀾,中部一些縣城的百姓都開始反抗,甚至寧願落草為寇,也不願意當農民。
因為當農民等級最低,不僅要繳納高昂的稅務,還要想辦法養活當地的僧人,畢竟佛國境內僧人數百萬。
不僅僅如此,僧人可以隨意拿走百姓的財產,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金錢的作用越來越低,金錢甚至沒有光頭更有效果。
既然金錢已經失去了價值,那麼佛國中的僧兵如何獲得報仇,也沒有了士氣,出現了逃兵。
這是其二,第三點是聽說佛主和金蟬子發生了矛盾,雖然還沒有徹底的激化,但是很多僧人也不得不選擇站隊。
好像是金蟬子的謀劃接連失敗了,所以矛盾才突然變得大了起來,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概是什麼謀劃?”
“聽說佛主認為,應該快速的擴張,趁著去年的機會,能夠占領多少是多少。但是金蟬子認為應該停一下鞏固,因為麵積太大,以至於控製不過來。
應該停止擴張,先解決佛國內部的問題。因此沒有跨過寧守關進入渭州,以至於讓我們得到了崛起的機會。
我們的崛起,直接破壞了金蟬子的計劃,甚至還丟失了寧守關,這就讓金蟬子和佛主之間產生了裂痕。
其次是剿滅抵抗軍的計劃也被我們破壞了,原本被逼到絕境的抵抗軍,打破了封鎖,再次進入了佛國境內。
還有就是好像和武林盟鬧掰了,具體什麼原因不清楚,雖然兩地相隔甚遠,但是佛國裏麵,還有不少的江湖人士,都是年前派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