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周易又把目光看向了傅天常和李硯,大家知道,周易的詢問又要來了。
雖然繼詢問張瓊之後,周易也拋出了幾個小問題,並且都得到了大家的完美解釋,但是卻還沒有對另外兩方主動詢問,好像都是在圍繞張瓊的回答。
張瓊的回答,得到了周易的讚賞,對於傅天常兩人來說,也是一個壓力。
“傅天常將軍在邊鎮待了應該很長時間了吧?”
“回陛下,一共是十九年了。”
周易點了點頭,繼續詢問道:“傅將軍在邊鎮待了這麼久,李將軍也去了邊鎮一些時日了,不知道對於胡人的威脅有什麼看法?
或者說現在的同州,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有需要補充的嗎?
你們也不要緊張,你們和胡人接觸最多,有什麼認識之類的可以說說,或者說缺少什麼,朕會盡量的供應。”
傅天常和李硯對視了一眼,也開始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們有點擔心,回答不好的話,會不會讓陛下不高興,不滿意他們在邊鎮待著,或者說會對他們比較失望。
眾人也都轉過頭去,想要看看他們會有怎麼樣的回答,畢竟大家難免會把他和張瓊的回答當做比較。
“啟稟陛下,末將和李將軍討論過防範胡人的辦法,原本想要稟告給陛下的,但是想法還不太成熟,還沒來的及說。
既然陛下和諸位將軍都在,那麼末將就說一下,還請陛下和諸位將軍能夠指正一下。”
說著,傅天常向著周易和四周拱了拱手。
“胡人部落本是一盤散沙,平時不足為懼。然而總是被草原黃金部落所驅使,主動為其先鋒,組織起來南下侵犯我大乾。
然而草原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他們是遊牧民族,從小生活生長在戰馬之上,想要對這些部落進行剿滅,恐怕千難萬難。
曆朝曆代都想過主動進攻,但是因為騎兵不足,胡人飄忽不定,根本無城池可以進攻。將士們疲於奔命,恐怕再多的軍隊,在草原上也很難建功勞。
而且後勤糧草跟不上,運輸也不方便,戰線也太長。因此隻能沿著山脈河流建城市駐防,胡人之擾煩不勝煩,不是因為我們打不過胡人,也不是我們懼怕胡人,困擾的是胡人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逃跑,我軍將士疲於奔命,但是卻收效甚微。損失巨大不說,還得不償失。
我大乾軍士,是胡人十數倍,我大乾盔甲比胡人堅固,刀兵比胡人鋒利,卻每每受挫。
百姓有句話叫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大乾富裕四方,根本就不能跟他們這樣拖,北境邊鎮,也養不活幾十萬大軍,故此隻能被動防守,等待著胡人進攻。”
傅天常把胡人的危害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其他人也是不停的點頭。
自古以來,雄才大略的帝王很多。很多帝王也有開疆拓土之誌,可是卻每每受挫,好像奈何不了胡人一樣。
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這也是曆朝曆代所要麵臨的問題。
中原戰爭動則幾十上百萬,這是因為他們有城池可以進攻,有良田房子需要守護,根本就跑不了。
而胡人不一樣,他們就是一盤散沙,大乾要是組織軍隊進攻,他們立刻就會把帳篷一收,直接逃跑得了,根本就不跟你打。
你走了之後,他們再回來,讓你疲於奔命。
草原如此的廣闊,需要多少士兵去把守。幾十萬大軍扔在草原上,連個水花也沒有。
而且草原冬季寒冷漫長,氣候又幹燥缺水,以至於草原在這麼長的曆史以來,都沒有發展出種植生活,而是一直遊牧生活,畢竟環境不允許。
所以才說,草原這裏養不活幾十萬大軍。後勤補給壓力很大,你就算是在草原建城,也需要從中原運送糧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