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末將現如今是大乾的臣子,請陛下放心,以後也一直是大乾的臣子,除非陛下覺得末將不能上戰場殺敵了,不願意接受末將了。”
“這可算是慶功宴,搞得那麼緊張。大家喝酒吃菜。”
周易客氣的讓著大家,心裏卻十分的高興。他要的就是趙海清的承諾,而且他也相信趙海清的為人,不會輕易背叛承諾的。
“張將軍朕就不問了,這麼長時間在外帶兵打仗,皇後甚是擔心,老大人也沒怎麼笑過,張將軍這次既然回來了,就要多待一段時間。
和皇後,老大人他們好好聚一聚,不管怎麼說,你也算是朕的老丈人,不要一直忙著事業。”
張廣勝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周易的詢問。
然而等了半天,到他這裏卻直接的略過了。
開始張廣勝還有點疑惑,但是很快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畢竟他也聰明,皇帝還是覺得他太刻薄寡恩了,這是在敲打他。
表麵上聽起來,好像他是皇帝的老丈人,皇帝不願意為難他。其實說到底,還是對他不太放心。
要是在這麼多將軍當中,排一個順序的話。周易不擔心趙海清背叛,擔心的而是張廣勝,而且張廣勝背叛的可能,都比趙海清的可能性要大。
張廣勝愣了一下,立刻行禮說道:“多謝陛下牽掛。”
而周易卻搖了搖頭,說了一個張廣勝不知道的一件事。
“你不要想著有的是時間,你恐怕還不知道吧,老大人已經生病了,而且已經咳血了,要不然得話,你以為你這件事能夠輕易過去嗎?
這件事目前隻有朕和皇後知道,現在諸位也都知道了,千萬不可聲張,這是聖旨,畢竟朕答應過老大人不說這件事的,現如今也算是食言了。
老大人一生不求名利,他隻想為百姓多做事,就讓他去做好了,任何人都不要聲張。”
“謹遵陛下旨意。”
不僅張廣勝驚呆了,其他人也是驚訝不已。
以前不知道前國相是誰,大家自然沒有太多的感受。不過現在,恐怕高層就沒有一個不知道前國相的。
而且老大人,也是周易最為信任,也最為敬重的人之一。並且一直以來,都是老大人力主分田,也一直在負責這件事。
可是突然聽說他要不行了,多多少少還是很難受的。
而且分田成功,可能老大人會流芳百世。但是那肯定是以後的事情了。一旦失敗的話,那麼老大人注定是要遺臭萬年的。
這就是兩個極端,所以做這件事,生前不討好,還會得罪很多人。不可能讓陛下親自負責,不然這不是汙了皇帝的名聲嘛。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古以來,隻要一有昏君,大家都會說是奸臣當道,蠱惑了陛下。卻沒有人說就是皇上自己的原因,肯定是奸臣的原因。
那些記錄的史官也不敢這麼寫,除非不想活了。
後世人評價的時候,相對客觀一點。會說是昏君的原因,導致任用奸逆,朝廷動蕩,百姓民不聊生。
但是曆史官員可不敢這麼說,都會喊著皇帝人蠱惑,喊著君賢臣直的口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說推翻朝廷之類的,包括自古以來的名臣忠臣,明明知道皇帝昏庸,還在豁出性命的去勸諫,就是很大的原因,皇帝是不會犯錯的。
這種事情,總要有一個人背鍋。老大人不求官,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周易說出了兩個消息,讓兩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心情繼續用宴,在吃完之後,所有人就匆匆離開了。
對於這次的事情,周易還是很高興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同時也確定了周易在軍方的地位,也讓百姓找到了一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