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大軍以極快的速度殺向紫菱洲,不過卻並沒有像通常的那樣在邊境進行集結,而是停都沒停,烏衝的第一兵團直接向著紫菱洲北部駐紮在苔原地區的北路軍騎兵部隊衝去,楚菲的第二兵團則是直接向“黑珍珠”要塞接近,而馬嘯天的第三兵團迅速將紫菱洲的核心重鎮“恒城”團團圍住。楚驍帶著他的司令部和近衛師停在了邊境地區,他在等對手的消息,因為他的近衛師也有一個戰術目標,就是翁子期的“龍騎兵”,道理上講,“龍騎兵”在哪,翁子期也應該在哪兒。當然凡事沒有絕對,因為隨著紫菱洲被占領的時間加長,恒社在紫菱洲的情報體係也不斷被破壞,尤其是在翁子期所在的恒城,城裏已經沒有任何以前的居民了,莫說是翁子期,就連“龍騎兵”眼下是否在恒城都是一件不能確定是事情。這段時間以來,情報係統唯一能夠明確的一條情報便是三個月前,紫菱洲西部重鎮“白石城”陷落,兩萬城衛軍中,有一半在城破之前已經轉移到了黑珍珠要塞,而剩餘的則在城破之後要麼戰死,要麼被俘。破城的北路軍副將林飛,代領其麾下的一萬重甲步兵橫掃整個紫菱洲西部之後,退回了恒城。至此,紫菱洲除了黑珍珠要塞周邊的少數地方之外,全部落於北路軍之手。黑珍珠要塞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壓縮,戰死的士兵不斷增加,楚驍已經沒有辦法再等著幾乎癱瘓的情報係統收集齊情報再做行動了。
雖然紫菱州有些情報不夠明確,但紫菱州之外的情報卻是比較明確的。因為這裏的富庶,北路軍占領之後,雅安帝國就沒有再進行過物資補給,以戰養戰本就是他們的一貫作風,而且僅剩一個黑珍珠要塞的紫菱州更加沒有增兵支援的必要。現如今的雅安帝國已經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他們為自己窮兵黷武的國策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國內成年男子要麼當兵,要麼從事與軍隊相關的工作,隻有老人和婦女從事農業生產,這就造成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一,當兵打仗死亡率高,魔鬼般的軍事訓練同樣造成不少士兵的死亡,龐大的常備軍將無數的青壯年男子困在軍營,無法結婚生育,死亡率高而出生率奇低的怪圈使得雅安帝國的人口逐年減少,傾盡全國之力也就能勉強組織起十幾萬的大軍,一旦被殲滅,短時間內很難恢複。第二,田地的大麵積荒蕪,靠老人和婦女進行耕種,勞動力極端不足,根本無法有效的利用土地,饑荒產生後,帝國卻習慣於用戰爭來轉嫁國內矛盾,靠吃人來解決饑餓,這更加速了人口危急,導致了惡性循環的產生。這也就是中州戰局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帝國內部竟然沒有能力派出增援兵力的主要原因,而在國內訓練著的補充兵,還都是一些十幾歲的孩子,帝國高層隻要腦子沒出問題,就應該不會想要把他們派上戰場。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蠻荒六國的騎兵就像一群神出鬼沒的餓狼一般,在廣袤的雅安帝國境內到處肆虐,搶奪本就捉襟見肘的戰略資源。若不是雅安大帝是恒界大陸上為數不多的魂境強者的話,楚驍大軍兵鋒所指的地方或許就是雅安帝都了。
第二兵團特種作戰師的少將師長玎玲,在戰場上一貫是一把鋒利的尖刀。這次她依舊是第一個來到了毗鄰黑珍珠要塞的地方,麵對著中路軍虎將韓成所率領的一萬五千重甲步兵,恐怕也隻有她敢於以少打多。不過她的自信也是有依據的,她的特種作戰師是第二兵團的王牌,是除了近衛師外唯一擁有飛行兵團的部隊,也是配備戰鬥傀儡最多的部隊,滿編一萬兩千人,在地空協同和騎步兵配合的情況下,鏖戰足足四個時辰,將韓成的部隊打得是丟盔卸甲,丟下近萬具屍體掉頭逃竄,這場景也著實讓在黑珍珠要塞城樓上觀戰的宜蘭大小姐目瞪口呆。而韓成的噩夢卻還遠遠沒有結束,剛跑了沒多遠,就被少將師長任嵐所率領的第二兵團輕騎兵師攔住了去路。輕騎兵的標準殺戮方式瞬間上演,步兵的重甲也擋不住從空中落下的鋒利短槍,天境二階的高手韓成,也無法悉數阻擋無數向自己攢射而來的弩箭。盞茶功夫,逃竄的重甲步兵被全殲,韓成身中上百箭,像一隻刺蝟一般倒在地上。第二兵團幹淨利落的解了黑珍珠要塞之圍,楚菲帶著玎玲、任嵐和隨後趕到的重裝備師師長莫央,被宜蘭迎接進了要塞。
苔原之上,一場重騎兵對重騎兵的巔峰對決即將展開,一方是雅安帝國的八千鐵騎,另一方是騎兵指揮天才,第一兵團重騎兵師師長少將吳磊所指揮的一萬兩千重甲騎兵。兩軍排開陣勢,隻聽到坐騎的不住嘶鳴,卻聽不到士兵們的一點聲音。“全體聽令!提弩!攻擊!”隨著指揮官號令喊出,雅安帝國的八千鐵騎打馬向前,逐漸加速,將標配的連弩舉了起來,隻等對方的身影進入自己的射程範圍。“輪床準備!”吳磊一聲令下,騎兵們紛紛讓開通道,一架架裝著輪子的輪床被推了出來,足有數百架之多。這就是吳磊的理論,騎兵要講究非對稱作戰,當敵人騎兵打算大規模衝鋒的時候,最好的應對方式不是迎麵而上,而是用重武器將他們從坐騎上揍下來。“放!”吳磊一聲令下,無數如盤子一般的圓鋸滿天飛舞而出,在敵方衝鋒的隊伍中掀起一片血雨腥風。一片片的騎兵紛紛中招落馬,剩下的忙著“鐙裏藏身”躲避攻擊,連弩早就不知掉到哪裏去了。“提弩!攻擊!”吳磊再次下令,這回輪到他的部隊打馬衝鋒了。坐騎相對衝鋒,速度何其之快,連弩也就夠放上五、六箭的,不過每個人的五、六箭,便足夠對方倒下一片人了。“挺槍!”吳磊的命令再次於戰場上回響。說是槍,其實就是馬槊,又叫做丈八長矛,是重騎兵的標準配備。可以想象,在戰場上,一排重騎兵整齊的挺起自己的馬槊,如襲向海岸的怒濤一般銳不可當。這般威力完全來自於整齊劃一,而現在的雅安鐵騎陣型已亂,參差不齊的隊形造成了太多的破綻,馬槊一丈八的長度足夠將矛尖捅進這些破綻之中。雙方隊形一次交鋒,而後交錯而過,八千雅安鐵騎便隻剩下一半騎兵還坐在坐騎之上。而還活著的也是長出一口氣,慶幸自己和死神擦肩而過,可還沒等他們這口氣出完,一陣陣破空聲便讓他們的渾身寒毛直豎,他們的麵前,那數百座輪床正原封不動的在那裏等待著他們呢。近在咫尺的一輪圓鋸攻擊,血腥程度讓已經調轉馬頭的中州騎兵們也不由得打了個寒戰。此刻的雅安鐵騎也就不到兩千了,除了四散逃命之外,他們的腦子裏已經沒有了別的念頭。吳磊連忙祭出他的第二絕招,分小隊進行追擊。重騎兵們十人一隊,將馬槊掛在鞍橋上,重新端起連弩,隨便尋個目標便追了下去。吳磊沒有去追,他帶著衛隊留在這裏一邊打掃戰場,一邊清點傷亡,這一戰勝得如此幹脆,完全得益於他的新騎兵戰法,首先便是那個不對稱戰法,當初他向總裝備部申請四百具輪床的時候,還差點跟陳大師吵起來,大師可不懂他的理論,隻是覺得他一個重騎兵師,要輪床幹什麼用。可現在看來,此勝最大的功臣便是這四百架輪床。還有就是重騎兵另外一種戰術的思考、應用,眾所周知,重騎兵向來是集團作戰的,靈活性很差,在追擊小股敵人時完全沒有辦法。而吳磊的騎兵則是分有戰鬥小組編製的,隻要一聲令下,便可化整為零,四散出擊。一個時辰之後,各小組陸續帶著敵軍人頭趕回,雅安鐵騎終以全軍覆沒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