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哎同誌,你再幫我數一數,我這明明是攢了五百的,怎麼到這裏就不夠五百了?”
“這位同誌,我已經數了三遍了,的確是四百九十八,不夠五百,我這還要辦理其他業務呢,你要是先不存,就先去旁邊,後麵人還等著呢。”櫃台的同誌耐心的說。
排在最前麵的人低頭退了出來,她手裏拿著一堆錢和票,嘴裏嘀咕著:“怎麼就不對了?我前幾天數明明就是五百塊啊?難道是我數錯了?不能啊,我數了好幾遍都是五百啊?”
顧青山前麵的人往前走了一步,顧青山沒動,感覺煙味淡了許多,他聽著說話這人的聲音熟悉,等對方從櫃台前出來一看,是大娘陳紅梅。
陳紅梅是顧青山大伯的媳婦,顧大伯在縣裏上班,他們一家一直都住在縣城裏,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來顧家村,而大娘陳紅梅回來的就更少了,每次回來都隻是坐一坐就走,從來不過夜。
顧青山對陳紅梅也不是多麼熟悉。
陳紅梅皺著眉頭還在看自己手裏的錢票,錢票厚厚的一堆,幾塊幾十的都有,還有幾張大額的票子,底下用藍格子手帕包著。
眼看對方都要走到自己身前了還在看手裏的錢,顧青山喊了一聲:“大娘?”
陳紅梅明顯的被嚇了一跳,還沒抬頭先下意識的一邊將手裏的東西往兜裏塞,一邊抬頭看,看到是顧青山連忙露出一個笑來:“是青山啊,今天來鎮上趕集嗎?”
她快速的將錢包起來塞到褲兜裏,褲兜被塞的鼓鼓囊囊的,陳紅梅用手擋了擋。
顧青山當作沒看到,“嗯,來鎮子上趕集,您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來這邊辦點事,我應該是弄錯東西了,你爸媽也都來鎮上了嗎?你來這裏是幹什麼來了?”
“我們剛來鎮子上,我爸媽在西邊的菜場那邊,我過來取點錢,等會給奶奶把收音機修理一下。”
陳紅梅就問了顧青山家裏人最近怎麼樣,顧奶奶身體還好嗎,過幾天她和顧大伯回村子裏去看看顧奶奶。
顧大伯年初的時候辦了退休,人老了之後也許會想落葉歸根的感覺,今年他們比以往回來的次數多點。
兩人說了沒幾句顧青山前麵的人就已經要走,他並不是要出去,櫃台那邊出來了一個人領著那人上了樓上,顧青山多看了一眼,隻能看到對方一半的側臉,五官立體而冷硬,臉上有著短短一層胡茬。
看著輪到顧青山了,陳紅梅道:“那青山你快去取錢,我就先走了,有空了來大娘家裏轉轉啊。”
“嗯好。”
顧青山取了錢,出來去了隔壁,隔壁就是寄賣商店。
寄賣商店原來是供銷社,供銷社年初的時候就撤了,但是人們喊習慣了,一直叫的是供銷社。
寄賣商店很大,有一樓二樓,幾乎什麼都有,糧油布匹,農用工具,家用百貨,還有學生的學習用品,還有一周就開學了,學生用品那邊的人最多。
顧青山先讓店員看了看收音機,收音機已經有些年頭了,店員拿去看了看,這是以前的兩波段導體收音機,裏麵的波段導體壞了,現在修不了,沒有那種零件。
“不過咱們這新到了一批貨,是新的半導體的收音機,信號接收比之前的好,而且聲音清晰,還可以收聽國外的音波,隻需要十五塊錢。您可以看看。”
顧青山看了看,這個新的收音機比以前的看起來好用,聲音的確清晰了不少,而去收聽的電台也多了好幾個。
調試頻道的時候,顧青山聽到了一連串的英文,裏麵傳來純正的英語發音,英文內容簡單,語速緩慢,顧青山聽了一會兒,是英國的一檔節目《英美之聲》,講的是日常口語九百句。
前世跟著陸知行做研究,顧青山在美國待了兩年,聽懂這些並不難。
前世在國外,外國的那些人很瞧不上來自中國的學者研究者,在生活中在研究中給他們各種找茬,還用方言辱罵他們,那些美國人以為顧青山他們聽不懂,其實顧青山他們在出國前就已經熟練掌握了他們的語言,自然是聽得懂那些美國人在說些什麼,他們在美國其實生活的很苦難,顧青山他們心中就憋了一口氣,在美國學到知識後回國,為華的發展做貢獻。
不過華國的人民都很團結也很爭氣,隻用了十年時間,華國的國際地位已經追趕上法國美國那些國家,讓他們不敢在小瞧華國人。
顧青山拿著收音機想了想,也給顧青桃也買了一個,顧青桃九月份開始就高三了,明年六月份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