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八章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1 / 2)

盡管心中對於唐瑾所說的頗為認可,但為了維護自己身為皇帝的尊嚴,唐鈺還是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妄語聖意可是重罪,你就不怕朕降罪於你嗎?”

唐瑾稍稍一愣,立刻便明白了唐鈺說這話的意思,不就是為了自己的麵子嗎?行,我給足你。

“陛下對於國家的憂慮已是到了極點,平日裏無論是上朝還是批閱奏章,甚至於行走坐臥眉宇間都縈繞著揮之不去的愁死。如此這般,認誰來都能總結出我方才所說的吧?隻是做與不做,說與不說的差別罷了。”

“嗯,很上道嘛小子。”唐鈺滿意的看了唐瑾一眼,接著道:“你這話也有幾分道理,那依你之見你覺得改如何處理眼前的情況?”

麵子要夠了,接下來自然該說正事了,事實上,早在唐瑾說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他便已經按耐不住了,畢竟看唐瑾那意思,他似乎真的有辦法解決這件事。

“這……微臣確實有方法,但……不敢說,說出來恐怕陛下會認為微臣是以權謀私。”

唐瑾自稱為臣,唐鈺便知道他現在不是以世子的身份跟自己說話而是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以少卿的身份說話,又牽扯到以權謀私,莫非解決辦法在大理寺身上?

“朕恕你無罪,對於你接下來所說的一切朕保證隻當成建議來聽,相信你不會夾帶私心。”

有了唐鈺的保證,唐瑾也不在矯情,雖然保證這玩意跟發誓一樣,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什麼用都沒有,但皇上的保證還算是有點效果的。當然,沒有又能怎樣?皇上讓你說,你還能抗旨不成?

“在說之前,臣想問陛下一個問題。先帝在世之時,可曾有過現在這種被大臣掣肘的局麵?”

唐瑾話問的唐鈺一愣,然而他稍稍回憶了一下驚訝的發現,似乎……還真沒有。“確實沒有,想當年先帝在位之時,那是絕對的一言九鼎,大臣們隻有執行和建議的份,根本沒有拒絕的資格。”

“那陛下剛即位的時候是不是也一樣?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大臣莫名其妙的漸漸勢大,以至於到了現在這種可以掣肘您的情況?”

“確實。”唐鈺毫不猶豫道。此時此刻,他以然忘記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反而如同學生般一臉疑惑的看著唐瑾,希望他能解答這個困擾了自己多年的難題。

對此唐瑾並不著急,有些話在說之前需要好好鋪墊,否則直接說出來,效果會大打折扣。“那麼陛下能感

覺出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這……”唐瑾這個問題確實把他問住了。大臣勢大這一點是隨著時間一點點暴露的,自己被明顯掣肘也是他這幾年才發現的,至於什麼時候開始的他還真不知道。

“陛下不知道,但臣知道。官員有能力掣肘陛下的最初表現是六部執行效率的降低,陛下指揮六部不再如之前一般得心應手。而照成這個局麵的原因就是——大理寺的衰落。陛下不妨回憶一下,大理寺的衰弱程度和大臣勢力的逐漸增長是成正比的,大理寺越衰落,大臣們越勢大。而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最初建議陛下擱置大理寺的就是現在勢力最大的那一批大臣吧?”鋪墊基本完成,唐鈺的思路也被引到了正途上,唐瑾果斷拋出了真相。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大理寺是皇上監管大臣的一把刀,大理寺在一天,大臣們的頭上就永遠懸著一柄劍,稍有忤逆便會小命不保,這種情況下誰敢忤逆皇上?更別說上演逼宮大戲了。而現如今,大理寺因為唐鈺的擱置以及六部大臣的刻意報複,早已沒了往日的威懾,大臣們頭上沒了懸著的劍,自然便可以肆無忌憚。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這種淺顯的道理任何一個稍微有些從政經驗的人都能看出來,但奈何唐鈺當局者迷,再加上一群大臣聯合起來蒙他一個,他能反應過來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