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之前在大理寺搜集的資料中看到過,曾經有一個家夥,被分到了某個窮鄉僻壤去當知縣,但這家夥不會理政,隻對兵法有興趣,恰好他所在的縣城周邊土匪成患,他索性地也不種了,布也不織了,直接拉著一縣老小,搞出了一個雇傭兵性質的剿匪團,專門收取費用幫著其他縣城剿匪。
結果六年後考核,這哥們硬生生靠著耀眼總收入擠進了前三,看的那一幫頭都熬禿了的家夥好險沒生撕了他。
所以,看到這個案例之後唐瑾就明白了。這個所謂的做官,並不是真的僅僅是考核你的理政能力這麼淺顯,要真想考其實一張卷子和親手治理沒什麼大的區別。
事實上,做官這一個
環節真正想考察的是你潛在的治國思想!
埋頭苦幹者,其日後必定是個勤勉君主,但免不了循規蹈矩;操奇計贏者,其日後定是心思活絡之主,善改革,但改革是好是壞卻要看天意;至於像唐瑾看得到的這個莽夫,他日後大概率是個馬上君主,適合紛爭亂世,卻不適合太平盛世。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不過是唐瑾改革大理寺的管理方式的原因罷了。身為萬子奪嫡的參與者,他跳過了學習階段,那麼接下來他要麵對的便是下到某個縣城做官,但同時大理寺又不能少了他,也就是說他還得兼職。
雖然大理寺的情報係統發達,但絕對做不倒能遠程辦公的程度,所以改革一個半自動的管理方式勢在必行,除非關乎整個大理寺存亡的大事,其他小事均由各部的副部長商議決定。
“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和那個家夥分到臨近的縣城……”
那個家夥,指的自然是唐昊了。雖說上次他坑唐瑾那一波裏有唐鈺的幫助,但唐瑾表示皇上我惹不起,所以隻能可勁欺負你。他現在可巴不得跟這貨分的近一些,到時候不整的他第一年就帶著全縣逃荒,他就不是唐瑾。
而且,一旦各個皇家子弟下到地方做官,除了沒人一千兩的基本資金之外,是什麼都不能帶的,更不能像母族請求支援。也就是說唐昊這個憨批到時候就真的沒有任何依靠,萬事隻能靠自己了。那時……嘿嘿,欺負他簡直不要太輕鬆。
“不過,我這進度是不是有點太快了?”唐瑾不由得苦笑著看向京城的方向,同齡人還在求學的年紀自己這邊不僅已經走上社會,還要準備和幾家大公司競爭。照這個玩法……自己不到四十就能直接等死了。
“想什麼呢。”一拍腦袋,將這些荒謬的想法趕出腦袋,唐瑾又看了看下方全力開動的工廠,巡視了一番便直接打道回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