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一年後的發展(1 / 2)

雖然確定了要以煙草作為玉林縣的主打產業,但唐瑾並未想當然的一紙告示貼出去就發動百姓去種煙草。那是隻有蠢貨才會做的事情。

況且,眼下百姓食不果腹,所吃的糧食還都是當初領的救濟糧,最新的秋糧還沒打下來。先不說這個時候有沒有地方種煙草,即便能種,種出來吃什麼?總不能抽煙果腹吧?

除此之外,唐瑾還需要對發現的野生煙草進行一定的育種和培育,不求優化它的基因,至少得知道它適合什麼土壤,會染上什麼樣的疾病吧?不然一旦推廣種植之後再發現這玩意有什麼毛病,那可就開心了。

於是乎,剛剛還是剿匪勇將的唐瑾,瞬間化身為文質彬彬的農學專家。直接帶著人掘了後院的花園,把那些個名貴卻極難伺候的花全換成了從山上移至下來的煙草,還將其規劃為三塊不同類型的試驗田,分別進行不同的試驗。

當然,這種淺薄的農學研究不似化學或者物理研究,不需要每天忙的起早貪黑的計算各種複雜公式,隻需要定時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並每隔一段時間觀察一下,並總結規律就好。隻是,唐瑾顯然沒想到,這一場實驗竟然搞了他將近一年。

天鈺二十一年,七月十五,

唐瑾赴任玉林縣整整一年。

如果要給自己這一年的任期做個評價的話,別人他不知道會說什麼,但唐瑾自己絕對是有兩個字,愜意!

除了剛來的那段時間,為了盡快取得百姓的信任,開始自己的農業大計,東奔西走的忙乎了幾個月。之後的時間唐瑾的小日子簡直不要過的太幸福。

每天就是,照顧照顧煙草,做做記錄;然後去化肥工廠巡視一下,看一看化肥的生產情況。再然後……就沒什麼事情了。

對了,說道化肥工廠就不得不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工廠建成的初期,唐瑾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沒有硫磺,準確說是沒有大量的硫磺。

他想要生產的兩種肥料,一種是用硫酸處理磷礦石之後產生的磷肥和尿素製成的氮肥。這兩種是唐瑾考察之後最適合玉林縣當地的肥料。

但這其中,後者還好辦一些,原料不過是氨氣和二氧化碳,氨氣可以靠人的尿液製備,二氧化碳則是無處不在。可前者就要稍稍麻煩一些,磷礦石比較少見,但好在玉林縣地處山地,唐瑾順利找到了大量的磷礦石,再不濟也可以勉強用動物骨骼代替,可硫酸……就不好弄了。

硫磺這玩意並不是什麼必需品,

除了一些貿易縣或者大城市會有大量的囤貨之外,玉林縣這樣的窮鄉僻壤也就藥鋪裏有那麼一點,這顯然不夠。

好在,唐瑾及時想到,硫磺沒有,可以用綠礬啊!這玩意也是一種礦物,可以在山上就近開采。最終靠著綠礬救場,化肥廠才免去了擱置的命運。

至於化肥生產出來之後效果嘛……不算太大,翻了半番。主要原因是化肥造出來的時候作物就已經快要收割了,這個時候再撒效果不大,能翻這半番還是因為最後土地營養好,作物灌漿效果好。

可即便如此,百姓們也是震驚不已啊!

要知道,他們這些可都是因為饑荒導致的晚種苗,錯過了最好的播種時間,能成活已經算是萬幸了,至於說豐收……做夢呢?

結果,用上唐瑾的化肥之後,他們的這些作物不僅豐收,甚至比往年所謂的豐收還要多的多!這要是按照時節和知縣大人要求播種、撒肥,那收成豈不得翻天了?

一時間,唐瑾的聲望到達了頂峰。這一刻,所有的百姓都知道,這位縣老爺有本事!有大本事!聽縣老爺的話準沒錯!以後想過上好日子,可就全指著縣老爺了!

當然,除了唐瑾,還有一個東西也成了百姓們朝拜的對象,那就是……化肥廠。也不知道誰傳的,說是知縣大人有請神的本事,他建的這個化肥廠其實是穀神的神廟,平日裏大家送進去的就是貢品,在裏麵做工時的那些夥計是一種特殊的朝拜方式。而那所謂的化肥則是穀神的饋贈,正因為有了神力的加持,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大家迎來了一個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