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最後的準備(2 / 2)

事實上,唐鈺並不是沒想過這些,而是他錯誤的估計了形勢。從整體實力上看,大唐不說和腹地蠻族比,但絕對比周圍這些零散部落要強的多,基本上不存在打不過的可能。

但這隻是數據層麵的優勢,真打起來情況卻不一樣了。就拿幾位國柱來說,他們手底下軍團全力出手的話同時迎戰三四個部落都不是問題,但現在卻被人打的連連後退,打不過嗎?當然不是,隻是他們不想打,也不敢打,為的僅僅是保全自己的利益。

對此,唐瑾一直很好奇一件事。如果大唐因為他們被蠻族攻陷了,他們手底下的部隊再強又有什麼用?朝廷都沒了,你奪什麼權去?蠻族的部落的權力嗎?人家怕不是直接就滅了你。

再說正西防線那些老將。是,他們

是經驗豐富和手下士兵的配合也很默契,但是他們擅長的是守城戰而不是攻城戰,起初靠著兵書上的知識還能撐一撐,但兵書這玩意,從來都是一半有用一半胡謅,越往後越顯乏力。再加上年紀一大,沒了當年的銳氣,打起仗來難免會有所限製,故此才成了現在這種被動防守的局麵。好在,老家夥們守城是真的有一套,那怕借著蠻族那鬧著玩似的城牆也能硬生生抵擋住對麵數萬人的來回衝擊。

綜上所述,於是乎現在就出現了一個非常詭異的場景,明明大唐在整體實力上比蠻族強得多,但就是被打的連連敗退。唯一的優勢還是靠唐瑾開掛開出來的。

“算了,不管了,既然已經參與進來了,怎麼著也得盡力做好。”這般想著,唐瑾湊近地圖,開始仔細地研究起進軍路線來。

汗蒙部落那邊軍車和飛機的生產已經提上了日程,隻需要半個月左右就可以勉強達到唐瑾的需要,而想要打好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可得好好策劃,若是有一點疏忽導致閃電戰成了持久戰,結果嘛……請參考二戰時期的德國。

唐瑾的這邊做著計劃,其他人也沒有閑著。唐旭在能熟練駕駛飛機之後,唐金便把培養駕駛員的任務交給了他;秦海的話依舊負責炮兵團的日常訓練;方小兒則是負責情報收集和後勤工作;馮顧則主要是各個部落之間來回跑,為策反計劃收尾的同時,進行新兵招募。

是的,為了接下來能夠好的攻打正北防線,乃至西北防線,唐瑾必須擴軍,否則光靠手裏的一萬人,除非他能造出“喀秋莎”來,不然絕對沒戲。

就這樣,半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唐瑾等了許久的北上拉開了序幕,而這個時刻在後世曆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是從這一天開始,唐瑾的名號開始響徹整個大陸,後人將這一天稱之為“潛龍出淵日,天地陷落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