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佩服著唐巧妍的大度,一麵緩緩鬆開手向眾人解釋其中的緣由。這個…龔叔吧,想必熟悉的朋友也都知道,自弱冠以來就桃花不斷,縱情無度,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欠下過情債。而這位蜀中唐門的二小姐恰恰就是其中之一。說起來這段感情有些不同,是女追男,兩人在一起之後也確實度過了一段琴瑟和鳴的美好日子。
然而與溫文爾雅的唐門大公子相比,作為家中獨女的唐二小姐自小被寵到大,性子也養得越發野了,與她當年那個行蹤飄忽,甚至敢上朝廷命官家裏搶媳婦兒私奔的爹簡直如出一轍。然而倒黴就倒黴在她這野馬般的性子上,平日裏她就最愛四處去野,哪熱鬧就往哪跑。再加上當年還是玉樹臨風度翩翩的龔叔相伴左右,他們在山水間、草坪上、戈壁灘…種種場景都發生過一些蜂迷蝶戀的美好故事。
那一年,華山論劍再開,次次不曾缺席的唐二小姐當然是要去的。兩個人原本是和和美美地一同上山,卻不想向來在蜀中的群山間穿梭自如的唐二小姐竟會在華山道上不慎失足。眼見愛人跌入深淵,痛苦的龔叔恨不得立刻跳崖相隨,卻被一旁的其他觀眾緊緊攬住,這才保住了我龍門鏢局現今資曆最老的一位鏢頭。
從那以後很長時間,那句“誰勝誰負,莫忘了燒紙告訴我!”都是龔叔揮之不去的痛苦回憶。收到消息的唐家人更是悲痛不已,難得傾巢出動將大半個唐門置身於光天化日之下,將整個龍門鏢局圍得水泄不通,隻為還唐家二小姐一個公道。
當時的我還沒有出生,據我娘和一些見識過當時場麵的老人們說,那一日足足上千號人將鏢局附近的大街小巷甚至屋頂都給站滿了,許多不知情的人都根本想不到,傳說中的唐門擺出如此巨大的陣仗隻是為了尋一個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鏢師討個說法而已。
當年的鏢局還是我那未過世的爺爺佟伯達當家,正值鼎盛,雖然大伯外出遊曆未歸,可他所培植的勢力卻一直忠心耿耿地留在鏢局。不算各地的分號,光本部裏裏外外就有七百多號人手,再加上漢中老宅的力量足足湊了一千三百多人齊聚雲南,嚴陣以待。
然而麵對以暗器見長,且素來凶名赫赫的蜀中唐門,這些平日裏主要還是和劫道的路霸山匪打交道的鏢師們還是有些發怵的。雖然鏢局一直號稱銅牆鐵壁,易守難攻,可唐門功夫的要訣就在於無孔不入,來去如風,如此眾多的人數更容易成為活靶子。
反觀唐門方麵,雖然是上門尋仇,而且公然現身,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人人身披當年諸葛丞相改良過的藤條軟甲,就連鮮少露麵的鐵甲陣都搬了出來,擺明了態度是要和龍門鏢局死磕到底。眼看事態愈演愈烈,民間、官家和江胡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在普通百姓們眼裏,這就是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好戲,據說有不少人都從外地趕來,專門為了一睹兩大勢力的交鋒盛況,將整個束河鎮的賓館價格抬高了近十倍。
而對於朝廷來說,龍門鏢局乃是當時的第一大鏢局,在京西、圓通等新生代鏢局崛起之前民間和官家、黑白兩道的諸多貨品都是由龍門鏢局經手的,故而,龍門鏢局,要保。可是另一麵,唐門雖為江湖門派,而且在外麵樹敵眾多,聲名狼藉,卻架不住貪心不足蛇吞象,朝中許多重臣甚至宮中都曾雇傭過唐門殺手,落下的把柄實在太多,故而,蜀中唐門,不能動!一時間左右兩難,朝堂之上也分成了兩派爭執不休。
再看江湖方麵,形勢更加混亂。爺爺在世時廣結善緣,好友遍天下,各行各業都有不淺的關係,事情剛發生就趕來支援的江湖團體也為數不少;反觀另一邊,唐門的鐵血手腕有目共睹,恩威並施之下也籠絡了不少江湖勢力為己所用。此次行動唐門號令一發,從四麵八方亦趕來了數以千計的江湖人士前來助陣,因為一段愛恨糾葛惹出來的小小紛爭一時間竟演變成了席卷整個大明武林的激烈衝突。更何況還有不少中立勢力正在一旁隔岸觀虎鬥,正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但凡其中一隻倒下他們就會一擁而上瓜分其勢力,若是還有機會的話甚至可以連另一隻都趁勢吞了,豈不美哉?
後來有一日我也與龔叔聊起過此事,談到當時的激烈場景時,龔叔眯縫著眼睛眺望遠方,良久才總結出來一句話,很簡單,就七個字:都是愛情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