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邱大人的兒子告訴我,其實呂大人在卸任前曾經主動拜訪過邱大人。按理說兩個人是同鄉,邱大人是自幼相識,同朝為官更是成了忘年交。再加上團寵莫小貝的關係,兩個人就是鐵板一塊,這也讓戶、刑兩部這麼多年來相安無事,其樂融融。
然而事實上,從邱大人入朝為官以來這倆人明裏暗裏可沒少掐架,有幾次甚至在家裏就動起手來,郭女俠和莫女俠兩個人一起上手都差點拉不住。
世人常道這些讀書人迂腐,這一點我不置可否,畢竟萬物有陰必有陽。可若是非要用在這兩位身上,說實話我實難讚同。雖然說起來呂大人和我母家算是世仇了,不光一嘴說死了我外公,還害得陸叔被流放,我娘相伴同往又遇上了麻煩,甚至連累了小爺我都被綁架了一次。可無論如何,這樣的官是好官,還記得他對青橙姐說過的話麼?幾十載官場生涯,呂大人從始至終都守住了自己的承諾,也終於在民間封神。
相比之下,當朝與之最為相似的就是這位邱大人了,據說為官之前他還是個白璧無瑕、溫文爾雅的俊俏書生,可一朝上任瞬間換了副嘴臉,雷厲風行,不論親疏,一來二去也得了個“邱閻王”的綽號。再加上他掌管刑部,這個綽號竟也意外地合適。
隻不過從那以後兩個人的衝突就越來越多了,關鍵是誰還都不是記仇的人,明明前一天在家裏打得不可開交,轉過頭就可以約著第二天去茶樓聽戲。
文武有別,兩家的夫人都不能理解這些男人們的想法。不過據邱大哥的說法,雖然兩個人的確因為政見不合動過手,不過次數少的可憐,更多的時候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得麵紅耳赤。根據他的分析,這倆人多半兒是故意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似乎每一次隻要兩個人大吵一架之後呂大人就可以至少三天不用挨揍了,當然,這些還都是莫女俠冰雪聰明看出來的,好像是因為有一次兩個人鬧得實在太過分了,莫女俠就裝作生氣冷落了邱大人好幾天,這才逼得他不得不如實相告。
自那以後,這夫妻二人就開始合起夥兒來幫呂大人演戲,甚至莫女俠還會時不時地 幫著邱大人揍呂大人兩下,據說用的還是一門絕學,好像叫…香…香什麼來著…對!香山無影腳!據說為了這事兒莫女俠沒少挨呂夫人的批,雖然兩個人的境界一天一地,可終究那是她認定了一輩子的小郭姐姐,總不能老了老了的撕破臉吧?
這樣的娛樂活動的確幫呂大人免去了不少毒打,甚至於隻要預感事情不妙呂大人就會想方設法送出信去,然後再由邱大人出麵,上府裏鬧上一番,的確有效規避了不少炮彈。
可惜畢竟都是當朝重臣,這樣的戲碼也隻能偶爾玩兒玩兒,後來等呂大人辭官回到七俠鎮,邱大人自然不可能同往,呂大人…哦不,他又再次變回了姑姑口中“能言善辯、物美價廉”的秀才,他的苦日子也就此回歸了…
然而無論如何,這兩位都是聰明人,一個有文化的聰明人可以做成很多事,那如果兩個加在一起…總之,辭官之前呂大人一反常態登門拜訪了邱尚書,三天後就當朝請辭並力薦新人上位。其實這位翰林院的新人也並非呂大人的首選,隻是那一晚邱大人說什麼都不肯調任戶部。按理說他當初不入戶部就是因為呂大人,而選擇刑部也多多少少和自己的愛情有關。
可如今呂大人已經準備抽身了,按理來說夜沒有什麼好避諱的了,無奈人家死活不願意。邱尚書深知帝王最怕大臣結黨營私,呂尚書則主張舉賢不避親,為百姓謀幸福才是正道。
二人僵持不下,最後還是莫女俠出來打圓場。呂大人雖然伶牙俐齒,可架不住夫妻組合雙打,隻得悻悻告辭。
眼下來看,邱大人的選擇還是十分明智的,不光讓呂大人全身而退,沒有收到任何牽連和波及,而且還讓自己的位置越坐越穩,一向不授待見的刑部這幾年甚至已經隱隱有壓過六部之首禮部的趨勢,成了名副其實的肱股之臣。
除此之外,那位繼任的戶部尚書也不負眾望,以雷霆之勢解決了西南賦稅和沿海防務的征兵事宜,深得聖上歡心。同時此人還是個知恩圖報的謙謙君子,不僅時不時為恩公呂大人和身邊的親友謀求好處,更是主動與邱大人接近,意在謀求兩部更加長遠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