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第三百零三章 來信了!嬌蠻小姐見真愛(2 / 2)

就這樣蟄伏多年,鄧廷芳如今也算是一介高手了,雖然鏢局的眾人沒機會和他一較高下,可有傳言說青州附近青幕山上的山匪可有一大半兒都是這位知府大人親手解決的,有當時參與剿匪行動的官差作保,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按政績來說,鄧廷芳如今早該入京述職,升官加爵了,呂大人也向幾位朝中的老友寫了推薦信,保舉他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職。可鄧廷芳並不是個貪慕功名之人,婉拒了多方好意,選擇繼續留任青州。不過比起幕延蒼那個老家夥,這位的心思可就忠直多了,不肯調職京城隻有一個原因,就是舍不得青州的父老相親和剛剛開展的青州官民同心,自主修路計劃。

要致富,先修路,高瞻遠矚的鄧廷芳深諳此理,號召全州百姓自發參與修路工作,又發動地方鄉紳名門,拿出小部分財產犒勞參與工作的尋常百姓。

此舉利商利民,反響很好,加上陸叔他們大力支持,僅束河一處幾家鋪子就捐出了白銀七十餘萬兩,瞬間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性,修路工作也開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當初有意此道卻苦於無錢發餉的呂大人寫信大力褒獎鄧廷芳,又寫信給當今吏部和戶部兩位尚書請他們為鄧廷芳邀功,這一次他倒是沒有拒絕,不過還是主動上表朝廷,請賜聖上墨寶,表彰全州百姓,以為天下先。

聖上得知此事龍顏大悅,親書記功文一篇,又鑄金匾一塊,上刻“官民一心”四個大字,並賞銀百萬兩寄到了青州。青州官民上下歡騰,無不感念聖上洪恩和知府遠見,隨著道路的增加,各項生意也越發順利起來,整個青州當年的稅收比年兩年上漲了至少三成有餘。

在青州任上取得了一係列成績的鄧廷芳官路可謂平步青雲,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升任巡撫,成了繼幕延蒼之後我朝升遷最快的地方官。也是由於他的好名聲,他本人始終是許多高門大戶眼中好女婿的不二人選。打從娘胎裏出來至今,鄧廷芳單身了足足三十六年,除了青橙姐以外從來沒有對其他女子生出過非分之心,倒是個堂堂正正的謙謙君子。

正是這樣的成績和品格讓他鄧廷芳的大名一早就傳到了京中,無數家中有待嫁女兒的達官貴人都盯上了這位後起之秀,結親的帖子也如雪花般紛至遝來,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門房堆積的求親拜帖就多達數百封,嚇得鄧廷芳都不敢回家了。

為了躲過這些想要攀附的人家,鄧廷芳向朝廷上表,打算開創又一項新舉措,就是知府以上官員深入民間,多花些時間待在民間,了解治下的民生百態,雖然有些折辱自身的身份,卻能有效收集到許多情報,對日後本地的發展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聖上自然又是一番褒獎,特許他作為第一位實驗官員深入民間,在他尋訪期間,由府衙師爺組織民間能人代理府上事務。當然,一應公文的簽發等工作還是要經過鄧廷芳之手才能決定的。

就是在這段旅程中,鄧廷芳和陸三水因緣際會地相遇了。如今平安票號在整個青州已經開起了五家分號,作為我朝最大的票號,平安票號的號召力毋庸置疑,在整個雲南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這一切的功勞自然也都記在了陸家三小姐陸三水的頭上。

既然已經是雲南地區行政總掌櫃了,陸三水的日程也越發緊張起來,原本她三天兩頭就會跑到鏢局鬧騰,可如今卻經常兩三個月都見不到人,搞得鏢局的大夥兒還都挺想念她的。

可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啊,過去她仗著父兄的寵愛,很多事情都不用親自出麵,自然有人會幫她擺平。可如今她陸三水的名號已經打響了,甚至在民間已經有傳言說若不是有家族在上頭壓著,她的成就決不會低於那位天下第一女首富黃淑儀。如此重壓之下,便是她這麼個大大咧咧的人也不得不變得認真起來,隻有老老實實地承擔起了作為一個負責人應盡的職責。

說來也巧,那一日這二位的隊伍在麗江城外不期而遇。鄧廷芳行事低調,整個隊伍就是幾匹快馬和幾個隨從,頗有些江湖遊俠的味道。而身為掌櫃的陸三水自然不能太過低調,這也是陸叔教給她的,畢竟我朝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她陸三水如今在民間的口碑也是褒貶參半,如果不盡快立威鎮住下頭的人,那她這個總掌櫃也就算了當到頭了。

為了不回家相親,落得個嫁給煤二代的結局,陸三水這一次是鉚足了勁兒地想要做到最好,可不想出師不利,剛到麗江就碰上了麻煩事兒。

原來這些年朝廷對商家的賦稅已經有所提升,過去她不出門兒還感覺不到什麼,可這一次隊伍在麗江城門口就被官兵給攔住了,一張嘴就是一百多兩的入城稅。

她陸三水又豈是好欺負的?拿出陸家嫡小姐的派頭對著這些兵魯子們破口大罵,卻不想徹底惹惱了這群人,說話間就要動手鎖了她回去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