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第三百零八章 沒人比浦原更懂崩玉(1 / 2)

浦原為何會中止崩玉的實驗?又為什麼在明知道藍染要過度使用崩玉的情況下,還不自己使用崩玉?怎麼想,由浦原來使用崩玉都更讓人放心。

是他沒有能控製這巨大力量的自信嗎?或許吧,但宏江認為浦原本就不是這樣的人,要知道對方可是技術開發局的創始人。

為危險份子提供合適的環境,不就多了許多能將危險化為助力的人嗎?

秉承著這個理念,能夠容納涅繭利等一眾被關押在蛆蟲之巢,讓他們的才華得以施展的技術開發局才能被創立。這是浦原對人的態度和判斷,同時,也是他對萬事萬物的態度。

危險與助力本就是事物的兩麵性,刀劍是傷人還是救命取決於握劍人的態度,兩種結果也是其個人兩麵性碰撞的結果。

明白了這一點,再回頭去看浦原對崩玉的處理,就會發現他對崩玉的全盤否定實在是過於反常。他從始至終都抗拒任何人掌握崩玉,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自己,這絕不是浦原喜助的做派。

在浦原眼中,難道在崩玉打破自身界限的能力麵前沒人能保持自律嗎?宏江覺得不是。

一是因為,這樣的浦原與四十六室中那群人就沒有半點區別。二是,其它人或許不好說,但作為製造者還一直能保持距離的他已經打破了這種可能。

也因此,宏江有了一個猜想,或許,崩玉本身就不具有兩麵性它就是單純的危險,不受製於思想和認知的局限、也不會因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成為助力的可能,它就是危險有害的。

沒有任何成為助力的可能,也就無法創造合適的環境。而沒有合適的環境,也就代表這樣的危險與立場無關。拿毒藥類比都不太恰當,或許對大多人來說毒藥取其姓名是危險的,可給予它合適的環境,比如戰爭、比如對一個一心求死的人來說,它是有成為助力的可能的。

不因使用者自身的立場與企圖,於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來說都危險有害,這就是崩玉,讓人難以理解的崩玉。

當然,這些都是宏江根據浦原的反應而做出的猜測,結合這一世他對浦原的了解,以及自身的成長,這個猜測極有可能是真的。

而由此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

夜一是不到關鍵時候不輕易刨根問底的人,因此,她很少說出‘為什麼’這樣的話,尤其對浦原和宏江這樣的親近之人更是如此。

浦原說崩玉危險那就危險了,她也從沒去想過究竟哪裏危險,就不能想辦法讓它成為助力這種事。

宏江就不同了,他一直都是個愛多想的人,本質上也是個和浦原一樣好奇心旺盛的人,隻是表現的方麵有所不同罷了。

現在,經過宏江的說明夜一突然發現,崩玉原來是這麼個東西!本身就不笨,一個問題也自然出現在她腦海中,“崩玉為什麼是無法改變的危險?不會是喜助誤判了吧!”

“喂!我哪有那麼不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