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第三章(1 / 2)

侍妾這樣上不了台麵的身份,是不能去宮中為皇後哭靈。

不過,連日來整個阿哥所都是死氣沉沉的,宋秋蘭也不例外。

當然,宋秋蘭是不會為那隻有一麵之緣的佟皇後傷心,她是受氣氛影響。

在家時,曾聽過長輩去世,小輩們會守孝,有守一年的,也有守三年的。

宋秋蘭想起了自己那遭心的苦差事,於是她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小手招了招小清子,等他弓著小身子過來時,悄聲問:“皇後去了,咱們主子爺是不是要守三年?”

養子也是子啊,兒子為母親守三年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不過宮中不同家裏,還是問問再計劃。

小清子一聽這事兒,小身子弓得更凶了,用低不可聞的聲音回道:“主子爺的生母還在呢?”

四阿哥的生母也是後宮四妃之一,才不會讓親生兒子去守三年呢,這不是打她的臉嗎?

“嗯……”那這是主子爺想守也不能了。

小清子弓著小身子一動不動。

“你去,去找後院管事嬤嬤,要兩本經書,說姑娘我要為舊主子抄經書,要守孝……守三年。”

宋秋蘭眼珠子不停的轉著,就開始給自己找了個新差事,四阿哥自己不能守,那就由她來守著吧。

她是佟皇後生前給四阿哥的,那她也算是佟皇後留下的舊人,佟皇後就是她的舊主子。

以後,有了抄經的新差事,又打著守孝的名頭,那檔子事兒,就可以不用做了吧。

她知道孝期的禁忌:不能婚嫁,不能同房。

不管以後如何,能躲三年就先躲三年。

弓著小身子的小清子苦著一張臉,十分糾結,正打算著如何勸勸姑娘,如今正是大好時機,後院就姑娘一人,還不好好的去討好主子爺?!

見小清子苦著臉,一臉不情願,宋秋蘭如秋水般的美眸一瞪,低聲斥道:“快去快去,還有……讓安排個識字的太監過來。”

如此,宋秋蘭可以將自己識字之事過了明路,從小跟著兄弟們一同開始識字的,不說有多深的學問,但家裏的那些書全讓自己翻完了。

但,參加小選的包衣奴才是不可以識字的,因此她隻能說自己不識字了。

更重要的是,服侍四阿哥的活,宋秋蘭一點兒也不喜歡,能找到這麼一個光明正大的借口躲開了,不知多開心呢?

“是,姑娘。”小清子整了整表情,快速出了門,他明白了——為佟皇後守過孝的侍妾,將來就算是無寵也不會過得太差,姑娘出身太差,是不可能想太多。

小清子很快就回來了,帶回了一些筆墨紙硯與兩本經書。

宋秋蘭取來看了看,一本是《地藏經》,一本是《僧伽吒經》,都是好經。

兩日後,四阿哥從前院送來了一個識字的小太監,外加一句話:“是個好的。”

得到主子爺的讚,宋秋蘭十分得意。

要為舊主子佟皇後守三年孝,還要在孝中抄佛經。

這樣子的要求,是沒有任何人會出麵反對。

當然她不知道的是,阿哥們裏大部分奴才都覺得她傻,特傻,守了三年後,在阿哥所裏哪有她宋姑娘的立足之地?!

想想,三年後,別說格格侍妾之類的,就是正經女主子——嫡福晉也差不多要嫁進來了。

嫡福晉一進門,哪有宋姑娘的事兒,現在還不趁機去四阿哥身邊伺候,伺候好了四阿哥。

到時四阿哥也會記著她的好,總會顧念著幾分。

萬一有了造化,有了小主子,那便能進一步。

傻,特傻!

幾分顏色的小宮女覺得也許是自己的機會呢。

好在還知道四阿哥的性子,沒有太出格。

宋秋蘭才不管他人呢,她還在算自己還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出宮回家。

對,她不知道阿哥們的開蒙丫頭是會老死在宮裏(或是府裏)。

……

康熙三十年,十月

說是守三年孝,實際算起來也就是27個月。

守孝期間,宮裏又經曆了一次大選,德妃看中了一個漢軍旗秀女,要指給四阿哥,於是,四阿哥屋裏多了一位格格。

姓李,芳齡十五,聽說長得小巧玲瓏,嫵媚動人。

當然李格格是不會自降身份地過來見宋秋蘭,而宋秋蘭是半步也不出小院子,因而也沒有見過對方,隻是聽奴才說說罷了。

宋秋蘭知道李格格與她一樣是服侍四阿哥的,還暗暗高興了一把,可惜又聽說四阿哥一直未進她屋。

開始時,李格格還時不時想些‘花招’吸引四阿哥,比如說,用琴聲,放風箏,還有用湯水啊,等竺。

後來知道了四阿哥不近女色的原故,也就沉寂下來,又聽說李格格在屋裏開始繡福字。

而宋秋蘭在某一日,知道自己再也不能離開四阿哥時,十分鬱卒!過了好久,才慢慢恢複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