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4章 我欲乘風歸去(1 / 2)

別看係統說的那麼輕鬆,實際上,要做到舉重若輕的程度,相當不容易。

回家後,吳新對自己現在擁有的能力進行了一次測試。

他先是盯著一張紙,讓“立體且具有穿透性”的視野出現,回憶係統引導自己時候的感覺,在抽屜內的空間與桌麵上的空間之間“畫”了條“虛線”,讓兩個空間出現了重疊,很輕鬆的就讓這張紙消失,拉開抽屜後,這張紙果然出現在抽屜內的空間內。

但當他不準備幹涉空間,隻是單純的想讓這張紙飄起來的時候,大腦中就漸漸有股受力的感覺,雖然讓紙張飄了起來,卻遠不如剛才那樣的輕鬆與寫意。

一張薄薄的紙,不到兩克重尚且如此,何況他想象的那種飛天遁地、煮海移山的大能?

對此,他並不意外,【意識能】隻是幹涉力的一種,甚至【意識能】這個名稱和定義也隻是一種“翻譯”,高維內容在翻譯成低維內容時,不可避免的要失真,就好像瑪雅共和國的象形文字翻譯成嘉美尼亞的表音文字,就失去了古漢語特有的那種簡練和意境。

以後還要學習更多的幹涉力,既然如此,倒是不用著急,還是先完成課外作業才是正經。

不再做現在不擅長的事,“立體且具有穿透力”拉伸和擴展,將整棟樓都包含在內。

一個個小方格子就是一個個家,生活著一個個家庭,視野中心繼續拉伸,超出單元樓的高度,以上帝視野,居高臨下的將整棟樓和一小片周邊的土地都納入其中。

並沒有吃力的感覺,視野就繼續擴展。

吳新所住的金龍小區是個福利小區,福利署修建的公共廉租房,有四五十年的曆史了,各項基礎設施已經老化,容積麵積也很小,一棟樓挨著一棟樓,十幾棟樓一一納入視野,就將整個小區都納入幹涉範圍了。

這時候,他才有一種吃力的感覺,明白已經快要到極限了。

要形成一個“特殊且封閉”的環境,下意識的,他就將注意力投注到兩個出入口上了。

一個大門,一個側門,讓入口內外的一小片空間扭曲和重疊很容易,麻煩的圍牆,一人高的柵欄可算不上什麼封閉,上次是在樓裏,借助了樓梯井本身相對封閉的結構,這次卻不同,等於在一個開闊的空間。

封閉的環境才能讓揮發的【意識能】不飄逸到外界,因此形成的封閉空間等於收割的農場,這樣才能在【意識能】揮發出來且衰減之前吸收,以壯大自身。

左思右想,都沒有捷徑可循,隻能沿著圍牆“劃線”,將整個小區都包圍在內。

三維空間由長寬高組成,將視野中的天地看成一個立方體,就好像畫幾何圖形的輔助線一樣,沿著視野的邊緣操作起來。

怎麼做,在電腦的製圖軟件上已經模擬過了,可鼠標能輕易完成,他想象出來的“虛線”卻不怎麼聽指揮,不是歪歪斜斜,就是跑偏,要完全的封閉,不說地下,至少也要將虛空也包含進來吧?

“點、線、麵!”,黑貓提示的聲音傳來,吳新恍然大悟,其實不用一根虛線一根虛線那樣的費力,完全可以先確定一個最高處的點,再延伸出去一個長度的線,將這條線旋轉,形成一個圓,再在地表畫同樣的一個圓,最後用“虛線”將兩個圓連接,直至得到圓柱體的封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