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01 舌尖上的華夏(1 / 2)

白澤給劉誠出的主意,讓其拍攝美食紀錄片,要在二三十年後,倒是一點也不稀奇,甚至可以說是爛大街的餿主意。

自從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爆紅電視屏幕和網絡後,各種美食紀錄片便如同井噴一般湧現了出來。

《風味人間》、《川菜的品格》、《尋味順德》、《老廣的味道》……

各式各樣的美食紀錄片,讓全國人民泛濫的口水幾乎都要淹沒塔克拉瑪幹沙漠了。

美食紀錄片,也一度成為不少人家中,下飯必備的“調味品”。

白澤也是各種美食紀錄片的狂熱愛好者,幾乎每次飯點,必要找出一部美食紀錄片下飯。

但在九零年時,美食紀錄片到底有沒有出現,白澤都不確定。

至少在他的記憶裏,小時候就沒看過這種題材的紀錄片。

“劉導,你相信我,美食紀錄片絕對能火。利用美食為引子,講述老百姓對於美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來講述華夏各地的美食。即積極向上,又反應出了改革開放的優越性。接了地氣,又拔高了紀錄片的思想高度,我相信你們台裏肯定喜歡這個題材!”

白澤說的這些,其實就是赤裸裸的抄襲《舌尖上中國》。

他越說越來勁:“劉導,您可以用食物為線索,將華夏各地不同的地理氣候、風俗禮儀、生活狀態等一路鋪開,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華夏美食文化。從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獨特的味覺審美,上升到華夏人的智慧,以及東方生活價值觀,您想想,這樣的紀錄片怎麼樣?嘿嘿,連紀錄片的名字我都替您想好了,就叫《舌尖上的華夏》!”

白澤很不要臉的將抄襲精神貫徹到底。

甚至說得起勁後,他還哼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背景音樂。

“劉導,您看,就配上這個音樂。”白澤邊說邊用筷子夾起了一片臘肉,清了清喉嚨,學著電視裏的播音腔說道,“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然而醃臘、風幹、糟醉和煙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鮮之餘,也意外地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時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

雖然白澤的聲音很是稚嫩,但伴隨著這段他抄襲自舌尖的台詞,卻是吸引了一桌子人的注意力。

等白澤背完台詞,很是得意的將那片臘肉送入口中後,劉誠激動的鼓起掌來。

“好!太好了!白澤同學,你果然是個天才!你這想法,牛!真是太牛了!”胖子興奮的搓著手,“白澤同學,這部《舌尖上的華夏》美食紀錄片,能交給我嗎?我想拍,非常想拍!”

“嘿嘿,劉導,這不就是為您想的主意嗎?您隨意用,千萬別客氣!”

“太謝謝你了!這,這讓我說什麼好呢。”胖子劉誠一臉的激動,麵龐漲得通紅。

白澤倒是絲毫也不在意的擺擺手:“劉導您客氣了,大家都是朋友嘛。”

“對,對,朋友,是朋友。”劉誠絲毫沒有察覺這話有什麼不對,更是完全忘記了對麵的白澤今年才十歲。

要不是他尚有一絲理智,恐怕這會都要拉著白澤磕頭拜把子了。

夏安安也不得不承認,白澤給劉誠出的這個主意,非常的好。

“劉導,那我先提前恭喜你了。嘻嘻,等這部紀錄片拍出來,收視率肯定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