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是不是人才不好說,但他的一番表現,確實給外交口減輕了不小的壓力。
因為,他異常明顯的潛台詞,給在場所有的媒體敲響了警鍾。
如果,隻是有記者違規采訪拍攝的話,台下這票人,多半會幫著說兩句“公道話”,甚至聯合起來給華國以及主辦國施加壓力。
畢竟在這種事情上,幫人等於幫己。
但劉毅的暗示,將事情引向了另外一個方向。那就是涉事記者的行為初衷,似乎並不單純。
而且,劉毅說話間的架勢,顯然是已經掌握了某些實錘。
這種表現如果出現在外交人員身上,很多人可能會懷疑是虛張聲勢。
但劉毅之前的言語和行為,已經“證明”了他的純軍人思維。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他們不認為一個性子耿直,言語激進的人,有能力作出如此渾然天成的表演。
反倒利用已知情況,幹出咄咄逼人的事,更加符合他的行為特點。
基於這個判斷,台下深諳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們,馬上有了判斷。
紛紛擺出冷漠臉,以撇清關係。
別說不相幹的人了,就連杵在那的男人也不再廢話,直接將話筒交給了身邊的人。
他也要撇清關係,以免別人的好處沒沾著,反倒給自己惹了一身“騷”。
“瓦塔西瓦……”接過話筒的亞洲臉女記者一開口,劉毅便知道了她來自於哪兒了。
等對方一大段話說完,從女軍官的翻譯中得知。
對方說話雖然聽起來柔柔的,而且全程一副非常有禮貌的模樣。
但內容卻是在質問,當老美、島國和比國三個小組,被無數敵人圍攻時。
附近的華國小組,為什麼冷漠旁觀,沒有伸出援手。
等島國記者的話被翻譯成英文後,場內場外的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了劉毅的臉上。
顯然,大家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
劉毅聽著這話,心裏冷笑連連。
當然了,大庭廣眾之下,他肯定不能笑出來。
而是一臉嚴肅的說:“你可能對當時的情況不太了解。
事實上,我和我的戰友們,發現三個小組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時候,第一時間就作出了營救的決定並付諸行動。
因為我們此次參戰,全員隻攜帶了輕武器,火力強度隻有進入中近距離,才能有效發揮。
所以,我們小組七人,從敵軍間隙中冒險渡河,並隱蔽穿插至,距離交戰區域一千米左右。
就在我們準備按計劃,構建梯次阻擊陣地的時候,一隻處於沉寂狀態的老美小組,忽然開始突圍行動。
全員突圍成功後,駕駛全地形車迅速撤出戰場。
隨後,島國小組同樣開始突圍。
遺憾的是,他們的突圍方向,與我方的阻擊陣地剛好相反。
而僅剩的比國小組,因為陣地地勢不利於防守,在極短的時間被,已經被百倍的敵人,徹底合圍並突破防禦。
已經失去了營救價值。”
島國記者安靜的聽完了女軍官的翻譯,重新將話筒送到嘴邊,用隱隱帶著質問的語氣說了一串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