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丘陵後向西北方向斜插,直接抵達接應點。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劉毅發現了島國人廣撒網的動作。
並猜測這種搜索方式主要集中在山林野地區域,畢竟武裝直升機在居民聚居區上空遊移,一方麵可能會引起恐慌,另一方麵到處是人,很難逐一判定。
意識到這一點後,劉毅決定不在野林子裏晃了。
畢竟野地間行進,不論多麼小心,都會留下短時間內無法消失的痕跡。
而且,太過小心的話,無疑會極大的拖慢行進速度。
保不齊島國人在折斷時間裏,會找到他的行進方向,從而判定出新的包圍圈。
與其冒著橫生枝節的可能拖拉行進,不如尋找安全的線路盡快混入周圍城鄉。
島國人攤子越鋪越大,對城鄉龐大地域的監控力度必然力有不逮。
他最初時帶著麵具,後來臉上又塗著迷彩油,島國人應該還沒有掌握他的麵部特征。
至於身材特征,不論身高還是體形,混在人群中雖然偏高偏壯,但也不是特別的紮眼。
一旦成功混入周邊區域,就跟一滴水彙入河流差不多。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好,找輛自行車也罷,都可以更快的趕赴接應點。
行動中留下丁點的痕跡也不怕,隻要保證進入撤離通道之前,那些痕跡不會暴露出來,島國人就別想再找到他了。
打定主意後,劉毅果斷放棄了原有的穿插計劃,轉道向東。
其實向西他可以更快脫離山地區域,隻是從西向北走,更符合從包圍圈出來向外走的方向順序。
如果從東麵出去,再轉道向北,會給人一種從外麵某處來,向巡查防衛較嚴區域進的錯覺。
一旦路上遇到了盤查或是監控,對方的排查重點一定放在從“裏”往“外”出的人身上。
相對而言,會忽略從“外”往“裏”進的人。
稍稍休息了一會兒,吃了條能量棒補充體力,劉毅動身向東穿插。
一路遇到了兩撥低空搜索的直升機編隊,不過搜尋方向和劉毅的行進方向是錯開的。
隻是臨近時稍加規避,防止被直升機機載人員肉眼觀察到,並沒有太多的影響進度。
疾行了二十分鍾左右,劉毅順利抵達了丘陵地帶邊緣。趴在山頂處向下觀察,下方山腳是大片的葡萄種植園。
從自動化的澆灌設備和錯落的太陽能板看,就知道現代化程度很高。
劉毅拿著射手步槍瞄鏡觀察了一下,果然看到了種植園內縱橫的廊道間,裝著不少照明設備和監控探頭。
其中監控探頭都是外麵帶防水屏蔽罩的可調探頭,沒有專業的濾鏡瞄具,無法準確的判斷出監控方向和角度。
為了安全起見,劉毅決定繞過種植園,從其它方向下山。
繼續向東側拉,下坡後從山隘處轉北,眼前出現了大片的稻田。
正值盛夏,水稻還沒有抽穗,遠遠看去方方正正的田內鬱鬱蔥蔥一片。
視線延展,稻田的另一側是一條不算寬的公路,路另一側依舊是大片的稻田。
視野的盡頭,才隱約可見零星的民房。
收回視線觀察了一下周邊,沒見到人影。
山腳的位置每間隔幾塊田地,就會有一個比廁所大不了多少的簡易房。
拉到側麵觀察了一下,小房是統一規格的,都是麵南的一側有個小氣窗和掛著鎖的門扇。
由此判斷那不是廁所,而是一個個的工具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