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這些日子,陛下頻頻召見太子,想必是知道了途中發生的所有事情。
不對啊,劉同友不是二殿下一黨麼?
齊王一氣之下,將茶杯蓋扔到了李光姚帽子上,將帽子打歪了,道:“降罪?死士全給你陪葬,你看如何?”
“陛下!此事是奴才按照陛下的吩咐,交給一處去做的,不能禍及他人啊,陛下!”
“哦?你的意思是,朕吩咐錯了?”
現在的李光姚覺得自己有十張嘴也說不清了,這懲罰是逃不過了。
果然,齊王又接著說:“罰你半年俸祿,先下去吧。”
“謝陛下!”
任平在押送人回京的時候,遇到了二處的劉同友,這就是二皇子在暗中與太子相爭的表現。任平尋了許久,再也無法找到高昌“四皇子”的下落,於是寫信給李光姚求助。
李光姚能有什麼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到齊王對太子,和對他的失望。
都怪他,派誰去不好,偏偏挑中了太子門下的人。
任平回來的時候,帶去抓人的手下全沒了。他說,反正回京也是死路一條,不如就在江邊自刎,死後下輩子還能做個閑散俠士,就算碌碌無為,至少也不用再被關進牢籠裏。
任務失敗的那一刻,任平是沒有先想到求助的,而是一個人沿著夔門與峨眉這條路找了很久,才給李光姚寫了信。
而太子,一定是後於李光姚知道這件事的,為什麼任務失敗的消息,卻是從太子口中傳到齊王耳朵裏的呢?
是誰告訴了太子?
任平抓人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人。
那就是,死士二處,劉同友。
可,他不是二殿下的人麼?難道說......
李光姚想到這裏,雙腿發軟,作勢就要往地上跪去,衣衫的後背被冷汗打濕。
小李公公忙扶起義父,以為是在陛下麵前跪久了,身體吃不消,道:“您趁著陛下正在氣頭上,趕緊回去歇下罷。這兒有我呢!”
李光姚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就像他要代替自己做大總管似的,道:“去去去!你幾時知道陛下喜好了?別給我惹事!”
小李公公笑著扶他出了禦書房的院子。
兩人玩笑間,就見一人神色匆匆地往院裏走,李光姚與那人剛好打了個照麵。
“劉大人!禦書房禁地,行事勿要如此匆忙,小心擾著了陛下!”
說完,留給劉同友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彎下腰來向他虛虛地行了一個禮。
“原來是李總管。您不在陛下麵前候著,怎的出來了?”
小李公公在一旁給劉同友使眼色,李光姚輕咳了兩聲。
劉同友恍然大悟,又問到:“李總管,陛下召我前來,您可知是為何事?”
“大人去了自然就曉得了。”
“啊,如此,我便先行一步,李總管慢些走。”
劉同友也虛虛地回禮,眼裏沒有一點善意。
------題外話------
我就是秋天裏的菊花:想開了。靜下心來重新梳理一遍大綱,我好像又可以了。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覺得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