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周瑤剛從鄉下的奶奶家回來,九歲。怎麼說呢,就是一個又瘦又高又黑的女孩,和城裏這些柔柔弱弱的、白白的女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後,就不怎麼招人待見了。
人送外號,瘦猴。當然,她不喜歡這個外號,聽到一次,打一次,久而久之,更是沒有人願意和她玩了。
那一年,郝良齊十二歲,他是白淨的少年,成績又好,人也有禮貌,去哪兒,都是別人圍著的對象。而且,他的家,剛好在周瑤家對麵。
周瑤剛從奶奶家回來,不僅她不適應,父母們也不適應,常常忘了還有這麼一個她。
那時候,她家還沒有開飯館,父母都是工人,工作累了,習慣性地就隨意外麵吃點蓋飯什麼的。
所以,周瑤經常餓著肚子,一個人坐在樓梯那兒等他們回家。
有一天,周瑤又和別人打架了,本來就委屈,加上又要在樓梯口等父母回來,更是委屈了。
她想起了在鄉下的生活,想起了那個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像鳥兒的媽媽一樣放在兜裏,留著回家給小鳥們投食的奶奶。
奶奶就不會餓著她啊,鄉下的小夥伴們就不會說她黑啊,也不會亂給她起外號啊……
想著這些,周瑤就哭了,越想越是哭得厲害。可能是因為父母中途有事兒耽擱了吧,很晚都沒有回來,周瑤心中的怨恨越積越多,哇哇大哭。
郝良齊剛好從外麵回來,看到周瑤在哭,他也不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看了一眼就走了。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鬼使神差地,又走了回來。
“喂,小孩,哭什麼呢?”郝良齊冷冷地問。
那時候,他父母剛離婚不久,就又各自成家,饒是他年齡不大,也明白了一些什麼,所以,性子就變得很冷了。
周瑤隻是抬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倒是郝良齊,看著周瑤蓄滿淚水的大眼睛,滿臉淚痕,就心疼了。
所以,他笨手笨腳地勸著,“小孩,別哭了,告訴哥哥,怎麼了?”
想來是因為郝良齊的聲音很溫柔吧,周瑤也願意跟他說話了,“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我餓了。”
“這個簡單啊,我家裏有很多吃的,我帶你去。”郝良齊想也沒想,就說,還給了周瑤一個大大的微笑。
神奇的是,周瑤也跟著他回家了。
那時候,周瑤並不知道這是她鄰居家的哥哥,郝良齊也不認識她這個鄰居家的妹妹。
城裏的人,本就是住在對麵也不相識。
“我給你煮碗麵條,沙發旁邊的櫃子裏,有薯片和餅幹,你先吃點墊墊肚子,可是,不能多吃,不然等會兒你吃不下飯了。”一個人住的郝良齊,早已掌握了生活技能。
而且,因為父母都覺得對他有虧欠,不僅把這套房子給了他,還給了不菲的零花錢,而且是兩份。
所以,郝良齊從小就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這讓周瑤羨慕不已,從小就跟在他身後蹭吃蹭喝,當然了,這都是後話了。
周瑤小心翼翼地拿出薯片,拿去廚房給郝良齊看,怯生生地問,“我吃這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