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習差了,老師是不會顧及你的尊嚴的。”陳玉把孩子摟在懷裏,“媽媽要告訴他一個殘酷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弱者是不會被尊重的,你必須要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
“怎麼做?”
“你不會做的題目我來輔導,我不會咱們可以問其他人。”陳玉摸著兒子的頭,“我的兒子當差生隻是暫時的,相信自己。有一天你們老師就要誇你家祖宗十八代,好嗎?”
“媽,你對我這麼有信心嗎?”
“是!”她肯定的答。
下午她和其他家長給幼兒園反應了了孩子在園裏挨打的情況後,領導看包庇不了這個老師了,就被調走了,這是後來的事了。而此時她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給兒子的老師打電話,具體了解了一下兒子的情況。她的兒子是差生,老師對她也沒有多少客氣,她也無所謂。她下了決心,一定要把兒子的學習成績趕上去,便去書店為兒子買了輔導材料後,見時間還早,便去鎮外的甘羅河邊溜達。
甘羅河在十幾年前很寬的,春夏秋三個季節,河水碧清碧清的潺潺繞鎮而過。河畔經常有挑水的男人,洗菜的老太太,洗衣服的女人和嬉戲的孩子。現在由於河水汙染,沒有人敢吃河水了,何況家家都有自來水,也就沒有吃河水的必要了。洗衣機進了千家萬戶,也沒有人來河邊洗衣服了。現在的甘羅河窄了許多,河畔到處是挖沙留下來的大小不一的坑窩。河水沒了以前的清澈,有點渾濁的靜靜流淌,就像一個衰老的暮年人,訴說著它的滄桑,它的哀怨,它的寂寞。
麵對甘羅河,少年時代的情景一幕一幕的又浮現在眼前。由於她上中學的學校距甘羅河很近,在下午的活動課時,她常常和何娜兩個人來河邊玩。春天沐浴春風,夏天看綠樹花紅,秋天悲草枯秋黃,冬天嬉戲冰雪。兩個人談學習,聊家常,展未來,憧美好。
“我怎麼盡回憶起往事來!”她搖了搖頭,笑了笑,又往前走去。
春天來了,風帶著寒意,但冰雪已經融化了。土地開始鬆軟,河水流過小橋。河邊的麥田開始返青,小草的嫩芽在土裏探頭探腦。果園裏的蘋果樹,梨樹,桃樹都打著小小的花蕾等待著,隻要風一轉暖,馬上就要怒放了。樹上,草地裏,田野裏,隨處都能聽見各種鳥鳴。牧羊人吆喝著羊群,小夫妻在大塊的田地裏鋪著寬寬的明晃晃的地膜。
這無拘無束的情景卻使陳玉的心中五味雜陳。
人活得簡單,想得簡單,生活就會快樂很多,反之苦惱就多。人生閱曆比較豐富的陳玉,她一眼就能估摸出眼前這對夫妻種的玉米有多大的價值,雖然不多,但種地的人卻很快樂。換做是她,她是不會幹這些價值不大的活的。她的人生此時就在關於價值的問題中苦惱著。她的兒子學習差,生活上沒有人照顧,作為母親,她必須義不容辭的照顧好孩子,教育好他,讓他有個很好的未來。但如果為了孩子,讓她放棄奮鬥了幾年的幹得得心應手的,收入豐厚的工作,然後變成一個卑微的村婦,悲催的家庭主婦,經濟上受人牽製,人格上受人踐踏,哪她是萬萬不能忍受的。不能忍受的還有,就是她必須要和丈夫長期兩地分居,忍受孤單,忍受無助。她想不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眼下她不得不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