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
文化酒業集團,一年一度的白酒盲品會,從四年前開始,就慢慢有了頒獎典禮的既視感。
現場一百個酒廠品牌代表的席位,座無虛席。
大門緩緩開啟,一個穿著三宅一生,不染一絲塵埃,透著匠人氣息的男生,在燈光的引領下,進入鴉雀無聲的會場。
精確的步幅,準確的頻率。
除了專業的升旗手和護旗手,生活中鮮少有人能把走路變成一件如此“精準”的事情。
追光停在了中國白酒年度Top100榜單的待品區。
一百個外觀上完全沒有區別的白酒品鑒杯一字排開。
品鑒杯的下麵,是從編號1到編號100的黑箱。
這個散發匠人氣質的男生從一百個黑箱麵前一一走過。
每隔三秒換一個編號。
拿起放在黑箱上麵的品鑒杯。
輕吸一口氣。
放回杯子。
短暫的停頓過後,再輕呼一口氣。
不在品鑒杯裏麵留下任何一絲屬於他自己的氣息。
如此反複,像機器一樣準確無誤地把同樣的一個動作,重複一百次。
重複就意味著枯燥,但如果重複這個動作的人是最年輕的國家級評酒師樓尚。
枯燥,似乎也變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已經就坐的100個酒廠的代表,無一不在探究樓尚臉上的微表情。
希望可以比不在現場的人,提前哪怕一分鍾,從樓尚古井無波的臉上讀出他今年會喜歡哪些酒廠的酒。
可這位年輕的國家級評酒師就這麼安安靜靜地聞過去,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
這是一個備受質疑的白酒品鑒盛典。
時尚。動感。科技。
每一個元素,都和中國白酒千百年來給人的感覺,格格不入。
被很多資深的白酒品鑒人,評價為最不正規、最不入流的中國白酒盲品會。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入流”的盲品會,卻成為了中國白酒界最受大眾關注的盛典,沒有之一。
一輪聞嗅過後,樓尚並沒有像“正規的”評酒大師那樣,再反過來聞一遍。
他甚至沒有走完觀、聞、嚐、評這四個品鑒白酒的正常程序,就閉上了眼睛。
精確的一百秒過後,樓尚在待品區最後一個黑箱旁邊的電子書寫屏幕上,逐一寫下十個序號。
6號,13號,22號……
每寫下一個數字,樓尚入場的時候,統一熄滅掉的,酒廠代表所在坐位的品牌燈箱就會被點亮。
現場一百位代表屏息以待,希望下一個亮起的燈箱,是自己所在的位置。
百裏挑十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樓尚背對著嘉賓席,他看不到自己都選擇了哪些酒廠的酒,是成名已久的,還是初來乍到的。
寫完十個序號,樓尚就一頭紮進了一個,搭建在極具科技感的舞台上的隔音玻璃房裏麵。
像極了電競比賽全球總決賽的現場。
樓尚進入玻璃房,入口的門,自動關閉。
現場的人能夠透過舞台頂部的屏幕看到隔音玻璃房裏麵的樓尚。
但樓尚看不到玻璃房外麵的人,也聽不到外麵的聲音。
徹底進入到一個與世隔絕的狀態。
萬籟俱寂了六分四十秒的會場,瞬間又開始人聲鼎沸了。
有對亮著燈的品牌代表說恭喜的,也有對沒有亮燈的品牌代表說今年有點可惜的。
出席盲評會的品牌代表們或真心恭賀,或虛與委蛇。
儼然一個如假包換的中國式應酬現場。
但這一切,都和隔音玻璃房裏麵,連一束燈光的關注都沒能收獲的樓尚沒有關係。
他就悄無聲息地坐在玻璃房裏麵,座位的正前方,擺著一個收音效果極其出眾的話筒。
樓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麵,外麵是座無虛席,還是空無一人,並不會對他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
百裏挑十的十杯盲品酒的被送進隔音玻璃房的一個待品區之後,現場的音樂和燈光,就回到了初始的狀態。
第一個被樓尚寫下序號的6號酒廠品牌代表,從6號黑箱拿出自己今天帶到現場的酒,來到了舞台的中央。
打開瓶蓋,把瓶子裏的酒倒進了一個可以檢測酒精度的檢測儀裏麵。
除了酒精度,儀器還可以在六分鍾的時間裏麵,根據揮發係數,檢測出酒的年份。
在品牌代表上台的過程中,現場的環繞屏幕,開始出現這款酒的釀造過程。
品牌代表借著視頻的背景,介紹自己今天帶到現場的酒。
從品牌、香型、年份、酒瓶,酒標,到瓶身標注的酒精度、釀造原料,等等的信息,如數家珍,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