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七章 新的計劃(1 / 2)

由於日航集團是RB航空業的地標性企業,旗下子公司多達一百八十個,設計的上下遊企業超過五百個,一旦日航全麵破產,整個RB經濟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於是RB政府既不允許日航集團破產倒閉,也不允許它並購重組,這讓SVB方麵更是惱火。作為日航集團的大股東,越僵持,SVB在日航集團的損失就越大。

更讓彼得約翰遜和SVB惱火的是,根據RB《企業再生法》,RB官方出麵要求各主要債券銀行對計劃重組的日航實施債務免除,減少日航的負擔,緊接著日航集團的兩大債務方,一個是RB政策投資銀行,這是RB政府建立的官方政策性銀行,自然答應了政府方麵提出的請求,其次是野村證券旗下的野村信托銀行株式會社,他們與RB政府的關係自然不用再敘,之前就曾表示過希望各方債權人免除日航的債務,以幫助日航擺脫經營困境。它也緊跟著答應免除日航集團的債務。

兩家主要債權方從債主變為股東,自然壓縮了SVB在日航集團的占股比例。當時,麵對申請破產的日航集團,SVB方麵有兩種選擇,第一種自然是繼續持有日航集團的股份,期待它能夠浴火重生。第二,放棄日航集團的股份,由RB政府方麵負責清償這部分股權。

在考慮到日航當時股價已經逼近冰點,RB方麵肯定隻會按照當時的股價收購SVB手中持有的股份,一來一去SVB等於直接損失超過一半的投資,三十億直接虧損超過十五億。

在經曆過幾夜的輾轉反側後,彼得約翰遜又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決定。繼續持有日航集團的股份,直至它能夠浴火重生,重新上市。這一局定可謂是大膽,因為如果重組失敗,即意味著SVB三十億投資徹底打了水漂,連一半都收不回來。

幸運的是,這個老頭賭贏了。在鳩山內閣請求“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出山不到兩年的時間,日航集團就徹底的恢複過來,淨利潤從虧損兩千億回到盈利兩千多億日元的曆史高點,也將於下個月重新上市,SVB的投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回報。所以說一個人的命運既要看個人的奮鬥,也要看時代的發展。

其實本質來看,日航集團的重生,真的是因為稻盛和夫有那麼厲害嗎?並不是,他也是人,稻盛和夫隻是進行了正常的企業改革,歸根到底還是開源節流那一套。日航集團的市場占有率在破產之時依然很高,隻不過拋棄掉僵硬的體製和RB政府對企業的幹擾,一番正本清源,日航自然回到了正軌。

彼得約翰遜此時將進一步消耗野村證券流動資金的任務交給宮崎蒼介,自然不是讓他直接將SVB持有的日航集團股份出售給野村證券,那樣的任務換一個實習生都能夠做得到。

宮崎蒼介要想出色完成彼得約翰遜的考驗,乃至於給高盛集團的高層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就得想方設法在消耗野村證券實力的同時,還能夠最終保有這部分股份,畢竟日航集團馬上會重新上市,其股價自然會更進一步上揚。SVB能夠持有其股份越久,能夠獲得的收益也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