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燈光師們布著現場的燈光時,錄音助理也正在利用這段時間,為有台詞的演員安裝著無線話筒,而美工人員則跟在掌機員身邊,自動自覺地按著攝影機的起幅、落幅(也就是鏡頭的縮減範圍)清理著場地,添置、整理道具。
由於早上的係是室內拍攝,沒有群眾演員,否則製作人也會趁著這段時間安排背景的群眾演員們進行走位,以增加真實感和氣氛渲染。如果鏡頭內還有放煙、灑水、吹風、爆破等現場效果的話,製作人的協調工作就更加繁重了。廣義上來說,攝影機拍攝範圍內的工作都屬於製作人的管理範圍。
等到布光結束,拍攝現場各部門所需的工作也接近了尾聲,導演豬股隆一雙手一拍,將各位演員請回演區,指導他們盡量按照原先畫好的記號走位演戲。
這時導演豬股隆一可以要求各位演員的表演作細節上的調整,排練到他基本滿意為止。如果是電影拍攝,或者導演對演技有著苛刻的要求,比如王墨鏡同誌,就會常常卡在這個環節。有很多導演比如豬股隆一這種,都是會讓演員自由發揮,尤其是遇到鬆島菜菜子這種王牌主役,更像是走個過場。如果換國師或者李安這種對演技有著高質量要求的導演,往往會很細致的知道演員重複排練,直到演員的表演符合他的預期。
排練最大的作用是為了省錢,這也是膠片時代留下來傳統。畢竟經過排練後,正式拍攝時演員NG的次數肯定會相應的減少,也為劇組省下一筆膠片的開銷。隨著時代的進步,數字攝影的發展也讓拍攝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是這一個環節卻當做傳統保留了下來。
等到主役的鬆島菜菜子跟著拍攝流程走了一遍後,豬股隆一也基本上滿意之前的工作,於是他叫停了排練,這時候一旁的化妝師們就走進演區,為其中的演員們進行補妝,服裝師們也湊了上去,幫他們整理服裝。
豬股隆一和掌機員討論了一下剛才的運鏡效果,要求攝影燈管部門按照排練的結果進行了對應的微調,跟焦員也於此時量度著準確的演員距離,準備跟焦。
這時候,太平大和宮崎蒼介在一旁的膠椅子上看著整個劇組的工作,對不同工作組的表現交換著意見。太平大還給他講了一些之前從業時發生的趣聞。
在他曾經工作過的某些劇組,有一些缺乏經驗的梳頭、化妝、服裝人員,因為是新人,怕人們說他們怠惰,往往會盲目地在任何時候跑出來,站在演區、鏡頭麵前補妝,弄頭發,既是徒勞又阻礙了其他部門的工作,鬧了個笑話。
而《家政婦三田》的劇組都是老人,所以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太平大一邊說還一邊瞟了一眼宮崎蒼介的臉色。看到他沒有太多的反應,心裏也沉下去。
宮崎蒼介聽到後笑了笑,沒有接話。太平大這是借著小故事教育他,《家政婦三田》劇組都是老人,新人就不要盲目插手發言,否則隻會阻礙他們工作。
但是宮崎蒼介並沒有往心裏去,隻要太平大等人能夠認真工作,一點小小的發泄都不算什麼,畢竟他才是劇組的第一製作人,隻要劇組成功了,功勞自然是他占大頭。不,應該是主役的鬆島菜菜子占大頭,但是宮崎蒼介自然不會缺他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