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家政婦三田》這種日本電視劇的劇組,一般在拍攝到後期,工作人員們往往會因為兩個多月的長期工作,狀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就像是一個人連續工作到了晚上,等到快下班的時候,他的注意力和整個人的狀態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劇組也一樣,每天十二個小時的高強度拍攝,即使《家政婦三田》的劇組工作人員都是從業多年的老員工,習慣了片場的工作節奏,到了這個時間,也大多都感到了疲憊。
演員們好歹還有著空閑時間,偶爾沒有自己鏡頭的日子裏,還可以放放假,像化妝師和攝影師等,每天都是得高興工作的一天。
但是在聽到宮崎蒼介的殺青福利後,他們都很高興能夠在工作結束後去銀座消費一通,工作狀態和積極性自然也又小幅度的回升。
“好了,下麵,我們正式開始今天的拍攝,各部門工作人員各就各位,第一場的演員來我這裏,其他人散了吧。”宮崎蒼介看到自己的激勵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笑著說道。
他一喊,幾個演員便走了過來,燈光師、攝影師以及錄音師等工作人員也跟著來到了他的身邊,準備聽他接下來的工作吩咐。
今天的工作流程依舊是老一套的五步走,開拍前先走位。通過演員拍攝前的走位,確定演區的範圍,之後攝影師和燈光師、美術和場務等其他相關工作人員才能夠根據演區的位置進行布光、運鏡等工作。
在看到人差不多到齊了之後,宮崎蒼介將幾位演員道帶到了演區的中央,安排他們進行走位。
因為沒有了豬股隆一在身旁進行討論,一切都得靠自己的把握,宮崎蒼介還是很小心的對待每一步工作流程,特意讓演員們走了兩遍,覺得效果不錯才和攝影師等工作人員確定了整個演區的範圍。
緊接著就是第二步的講戲。宮崎蒼介在確定完演區的範圍後,又帶著演員們回到導演椅的周圍,給他們開始就今天的戲份進行講戲。
從重要性的角度來看,講戲這個環節可謂是拍攝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說導演在給演員講戲時,是否調動了演員的情緒,把控住了演員的性格和細節,都是事關拍攝效率和鏡頭效果的關鍵因素。
甚至必要時,導演還得親自上場演一出,把感覺給到演員,指示對方這場戲應該怎麼演。
隻有這樣,導演才能夠把心目中的鏡頭效果準確的傳達給演員,再通過對方的演技完成鏡頭效果,最終在熒幕上呈現出導演想要達到了的場景。
因此,導演講戲的能力,也是評價導演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雖然存在著墨鏡王這種不會講戲,隻會讓給演員一張紙條讓對方不斷NG,直到碰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才cut的導演,但是很明顯他們這種導演是異類,拍攝效率也很低下。
有的時候,為了讓演員能夠保持連貫性且準確的情緒,導演會選擇不同尋常的拍攝方式,比如按照劇本的場次順序進行順拍,而不是常規的分場景拍攝。
同場景的多次進出雖然增加了拍攝難度,但是這種拍攝方法也能夠加強演員對自己情緒和狀態的把握,對演員保持連貫且準確的情緒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