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一百三十二章 輕裝上陣(1 / 2)

回到東京之後,宮崎蒼介還特意在Beta娛樂集團召開了一個管理層臨時會議,專門和手下就娛樂產業的發展問題,聊了將近一個下午,也從他們的討論中收獲了很多。

起初,宮崎蒼介隻是認為台灣市場的問題,隻是市場和政策問題,沒有市場就沒有盈利,沒有政策扶持就沒有資本會入場。加上好萊塢全球範圍內的擴張,導致了台灣娛樂產業的全麵衰退。

但是經過手下的討論,他發現現在日本的娛樂產業也在逐年走向下坡路。尤其是電影產業的大盤,總是會不定時的波動,但總體上看,真人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是衰落的,隻不過是動畫電影產業一直在擴張,使得人們從總量上看過去,會產生好像日本電影市場似乎還行這種錯覺。

其實回頭再仔細觀察一下日本的電影市場,宮崎蒼介發現或許即使是自己,也挽救不了日本江河日下的電影市場了。

日本電影在新世紀以來,得益於1996年日本文化廳發布的《21世紀文化立國方案》,從根本上樹立了“文化立國”戰略。2003年又出台了《內容產業促進法》,04年製定的《知識產權推進計劃》,還有07年通過的《日本文化產業戰略》,一係列的政策出台可以說,日本娛樂產業是收到了國家大力的政策扶持的。

甚至在2010年推出的《文化產業大國戰略》,直接將日本文化產業與日本文化輸出掛鉤,通過財政和基金扶持,以及靈活的投資體製,來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可惜,這一切的熱鬧都隻是動漫產業的,日本的真人電影隻感到寂寞。經過近二十年的大力發展,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有六層出自日本,在歐洲更是高達八成,

而真人電影方麵依舊還是那個衰樣,八十年代團體預售票機製導致的日本國產真人電影的信譽一落千丈,即使九十年代獨立製片的興起也沒有讓日本真人電影複興。

一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情況都沒有得到良好的緩解,像東映、角川這種大製片廠愈來愈難以發展,直到幾大電視台的入場,總算是為真人電影市場續了一下命。

通過改編大熱的電視劇,將其電影化後,日本國內的本土真人電影總算是迎來一個不錯的複興。

2009年,日本國內總共34部票房過十億元的本土影片,其中就有29部是由電視台製作的,富士電視台、日本電視台、TBS等都是電影製作的中堅力量。

電視台的介入不僅使日本電影在創作實力上有所增強,同時,在資金投入、營銷環節等方麵都有力推動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由於票房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電視台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電視台對電影的宣傳盡心竭力。電視廣告是最常見的一種宣傳方式。

此外,由於許多電影改編自電視劇,電視台為了配合電影版的上映,經常會在電影上映期間播放相關的電視劇,來提高電影的知名度。如《極道鮮師》電影版上映期間,日本電視台就播放了電視劇版最新特別劇集,這些手段對電影的成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