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第一百七十三章 開心(1 / 2)

說道興起,村上春樹幹脆起身,走到會議桌旁的白板上,用馬克筆畫了一個時間軸,將各個節點標了出來。

“不用我多說,我想大家也應該知道是為什麼。東日本地區發生的大地震,引發的災害,以及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的爆炸,給超過一個世紀的日本電影史帶來了不可逆轉的非連續性傷害。”

“所以,我和宮崎桑在創作電影的時候,我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3-11大地震以後的日本電影究竟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我們又該如何去創作符合這種時代背景的作品?”

這個時候,宮崎蒼介讓NHK的工作人員從一旁的箱子裏拿出他讓對方收集的一些資料,分發給眾人。

“這是我委托NHK電視台收集的一些資料。從2011年大地震之後,到現在,已經有近一百餘部紀錄片在電影院、公民館等公共場合上映。如果將個人拍攝的網絡視頻作品考慮進來,很難把握3-11之後的影像作品全貌。”

“相關題材的故事片也有幾部已經完成並公映了,但評論界對這些作品的評價是分裂的。恐怕要到下一個十年,我想也就是2022年的時候,才好更加明確的在電影史意義的事實上對這場空前災難給日本電影留下的痕跡進行討論。”

就在宮崎蒼介說完,眾人翻閱著資料的時候,有人卻發問了。

“請問,那我們是準備創作一部關於懷念地震的作品嗎?”劇組的攝影師拿著一堆地震的資料疑惑地問道。

“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想討論的是,那些在3-11地震發生之後,受到激動情緒驅使趕往災區用攝影師記錄的電影人們,到了十年之後,還會有幾個人能夠堅持影像記錄,並保持心靈淨化的熱情?直麵攝影行為本身帶來的道德問題?日本電影會因為他們的行為而像哪個方向發展,這次是我和村上桑討論的主題。”

在宮崎蒼介結束發言之後,村上春樹也繼續開口向眾人解釋道。現在在會議室內的人,都是劇組的創作組成員,如果不能夠和他們達成理念上的一致,電影就不可能貫徹他和宮崎蒼介的想法。

“進電影院觀影,為電影藝術感動這一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像是一種行為藝術了。我之所以答應參與加入這部電影的創作,其實是我試圖通過和宮崎桑重新審視日本人與日本電影曾經建立的幸福關係時代,來回答電影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才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

等到村上春樹說完,劇組的成員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他們都是技術部門的成員,你說燈光怎麼打,鏡頭怎麼拍,亦或是化妝風格用哪種等等,這些更加實際的問題,或許他們更能夠直截了當的理解並給出反饋。

但是討論到現在,他們還是對宮崎蒼介和村上春樹的話題,不是那麼感興趣,所以現在大夥都是興致缺缺。

就在宮崎蒼介和電影項目組開會的時候,東京都的另一邊,新垣結衣剛剛結束TBS的宣傳工作,疲憊的上了保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