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特一來就聽見藍淺鏡這句,心裏吐槽,剛才還激動得要多看幾眼呢,現在就這麼淡定了,撒謊也不專業點。
進了山洞,眾人就見到藍淺鏡取出什麼東西,在手上噴了噴。
這些噴霧會在皮膚表麵形成一層薄膜,與外界隔絕開來,防止指紋或者汗液留在文物表麵。
接著,眾人又見到藍淺鏡拿出了很多裝著液體的瓶瓶罐罐,還有些沒見過的儀器。
看起來像是要做實驗一般。
也確實像在做實驗,藍淺鏡用這些液體和儀器對著地麵上的東西搗鼓起來。
“她在做什麼?”諾特疑惑,這些東西他都沒見過,當然,這些操作他還是沒見過。
“當然是在修複。”周景風回到。
這就是需要專業人員的原因,因為這些東西經過時間的侵蝕,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移動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雖然一般執行這種任務的人都會一些基礎的保護措施,但那隻是基礎的。
根據發現地點的環境不同,同樣的物品損壞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保護措施自然也是不同的。
而且加上這些物品的材料,製作工藝都有所不同,情況就更複雜了。
要是過程中一個不小心,就會毀了一樣東西。
聯邦也有開發這種功能的輔助機器人,但因為對很多古物的了解本來就不全麵,技術有限,都隻能做最基礎的判斷工作。
而且結果會有不小誤差。
所以一般都會進行人為修複,能修複到什麼程度也是因人而異,完全是看經驗。
修複也是同樣,根據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方法。
不過像在發現地進行的一般都是最簡單的修複,確保運送時不會出問題就行,送回去後才會進行細致的修複工作。
藍淺鏡的修複工作順利進行著,接下來的時間,她就做這一件事。
這天,完成了修複工作,將這些東西都單獨裝入特殊容器中,藍淺鏡向另一個山洞走去。
洞裏的白骨已經被拿走了,因為在他身上發現了一段錄像。
裏麵交代了他們會在這裏的原因。
這人叫李興,他們確實是離開“希望號”的隊伍之一,希望號,就是從地球起航的那艘宇宙飛船的名字。
在後來的宇宙漂流中,它被不斷改造,但名字卻從未變過。
離開“希望號”後,他們航行了好幾年的時間,在一顆星球上補充了所需的能源後,又繼續航行。
但這次航行沒有多久,他們就遇上了隕石風暴。
而且這次的隕石風暴非常猛烈,他們的飛船根本無力抵抗,核心能源係統被風暴損壞,隻能被迫墜落在這顆星球上。
飛船上僅剩的人進入逃生艙,各自逃生。
李興乘坐逃生艙順利降落在星球上,從逃生艙出來後,他發現這顆星球雖然有氧氣,能讓人類生存,但卻十分危險。
到處都蟄伏著異獸,想將他這個外來者吞吃入腹。
即便是現在,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在這些異獸中生存下來,更何況當時的人類並沒有現在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