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罷,頓時明白了什麼意思。
若是如此,似乎將士們帶著家眷前去那萬裏之外,隻怕會安心一些,就不會有太多的怨言了。
除此之外,家眷們也多了一份薪水,這些將士,手頭也可寬裕,心也定一些。
當然,李世民所沒有考慮到的是,大食商行在各地依舊缺人手,哪怕是這些家眷,他們也是樂於招募的。
李世民隨即便看向遂安公主道:“秀榮知道此事嗎?為何此前不報?”
遂安公主便道:“陛下,兒臣畢竟是陳家人,此事理應避嫌。”
李世民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便道:“此事,尚書省擬一份章程吧。這大食商行,攤子鋪得太大了,現在又要養著數十萬的家眷,據朕所知,他們一年下來,利潤才十幾萬貫呢,就這麼點利潤……”
說著,他無聲地搖搖頭。
十幾萬貫的利潤,其實是不小的。
可若是十幾萬貫的利潤,配上那上億貫的市值,還有每年數千萬貫的開銷,這怎麼看,都像是倒貼。
可現在,似乎大食商行一點也不為他那雪上加霜的財務問題而擔心,甚至像是又手癢了,又想要花錢了呢。
殿中群臣聽罷,心裏也不禁苦笑,是啊……這樣算下來,大食商行養著這麼多人,每年的開銷,隻怕又不知要多多少!
這消息若是傳出去,這股價不是還得跌?不成了,這股價怕是要扛不住了,回去還是趕緊的賣了了事吧。
正在此時,銀台卻有人來了。
張千就站在李世民的旁邊,他眼睛尖,於是忙是下殿,隨即,銀台的宦官將一份奏報送到張千的手裏。
張千便又忙入殿,道:“陛下,銀台送來了波斯和天竺來的奏報。”
波斯和天竺……
李世民尚無反應。
這群臣卻是嘩然,彼此之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知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我看……可能是壞消息……”
眾人對此是極擔憂的,畢竟不少人的家當,都丟在了大食商行的上頭。
李世民意動,隨即道:“天竺又送來了國書?”
按理來說,天竺和大唐早已斷絕了往來,即便是國書,當初也是從泥婆羅國轉交來的。
因而,這在李世民看來,是十分蹊蹺的事。
張千低頭,也覺得有些詫異,他期期艾艾的道:“這天竺來的奏報,乃是王玄策所書。”
他捏著封皮,也覺得不可思議。
“王玄策是誰?”李世民皺了皺眉,大惑不解。
群臣也都是一頭霧水。
這個人……聞所未聞,顯然是個小人物。自然是入不得朝中諸公的法眼,說難聽一些,這個人連上奏的資格都沒有。
倒是有人似乎對此有些模糊的印象:“陛下,此人從前好像是在右衛率中任校尉,此後調入了大食商行。”
李世民噢了一聲,便對張千道:“先取此奏來朕看看。”
張千不敢怠慢,忙是將奏疏奉上。
李世民低頭一看,頓時無語。
群臣一個個瞪大著眼睛看著李世民,甚至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良久,李世民四顧左右,口裏道:“這王玄策,可曾立過什麼戰功?”
“……”
這個問題有點突然。
這一下子的,卻將兵部尚書李靖難住了。
李靖一聲不吭,按理來說,他乃軍中大將,又任兵部尚書,但凡是軍中稍有一些功勞的人,他多少有些印象吧!
於是他此時不得不尷尬地道:“臣在兵部,不曾聽聞此人……想來……想來……未立過寸功吧。”
“這便奇怪了。”李世民喃喃自語,一副匪夷所思的樣子。
一個從前沒立過什麼功勞,聲名不顯的人,可從這奏疏裏來看,簡直就是一個怪物。
李世民隨即道:“來人,查一查這王玄策。”
眾臣個個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地看著李世民。
他們顯然不太明白,李世民為何對這麼一個人,如此的有興致。
張千自是不敢遲疑,連忙去查,倒是很快有了消息!
而奏報的結果,和李靖沒有什麼出入。
張千道:“陛下,這王玄策,此前不過是做過一個小小的縣令,此後調入了衛率之中,履曆之中,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便是做縣令時,評價也隻是中等而已,似乎……不是什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