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第六百三十二章:涼王殿下抵達了他的曲女城(2 / 2)

“如此的價值,千萬人身家性命所係啊。”杜如晦捋須,搖搖頭道:“老夫算是看明白了,大食商行到了這個地步,一旦出了任何的差錯,這天下便要亂了。現如今,天下可以沒有任何的商行,卻不能沒有大食商行,這叫大而不能倒啊!”

房玄齡等人紛紛點頭。

這是實在話。

就算他們願意壯士斷腕,宮裏肯同意嗎?天下人肯同意嗎?

就不說多少人的身家在裏頭了,大食商行為了經略天竺、大食、波斯和西域,高薪招募了多少人?

多少人家,就指著大食商行吃飯呢!

於是杜如晦道:“既然大而不能倒,那麼這大食商行怎麼舒坦,就怎麼來吧。他們經略的地方,距離長安太遠了,若是不能當機立斷,處處都要仰仗長安,豈不是被朝廷所掣肘嗎?經營商行和治理天下沒有什麼不同,無非就是用人、錢糧而已,予以大食商行專斷之權,有利有弊,可眼下,是利大於弊。”

房玄齡聽罷,點頭道:“老夫也是此意。”說著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相公怎麼看呢?”

長孫無忌如今也已入相,房玄齡特意問他,這是因為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的關係最親密。

長孫無忌便笑了笑道:“如此甚好。”

這長孫無忌是求之不得呢!

其實在坐的諸人,都有一點小心思,今日所議的事,若是傳出去,隻怕對於大食商行,又是一處利好了。

“既如此。”房玄齡道:“那麼諸公與老夫,便擬一份章程吧,過幾日上奏。”

眾人都很一致地稱是。

………………

這個時候,陳正泰和李承乾已抵達了曲女城。

沿途領略了天竺的風光,李承乾卻是低頭不語,似乎心裏有著無數的疑問。

等到了曲女城之後,他終於憋不住了,便對陳正泰問道:“正泰,此處土地如此豐腴,沿途所過,這千裏之內村落如棋盤一般,不亞於關中。這本該是霸者之資,何以竟連王玄策都不敵?”

在李承乾看來,關中便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土地肥沃,沃野千裏。

可這天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可謂是一馬平川,遍地都是良田,這樣的地方,完全可以蓄養出許多雄主出來。

可接觸過了這些天竺人,李承乾的想法卻變了,他發現這些人竟少有進取心。

陳正泰便苦笑道:“其實臣也想不明白,天竺的事,多想也是無益,想的越多,疑惑越多。”

李承乾哈哈一笑:“想不到這世上,竟也有你不解的東西了。”

陳正泰哂笑,突然想起了什麼,便道:“此番來此,關係重大,事關著整個大食商行未來的經營,隻有最後敲定在天竺的協定,事情才好辦。隻是你我在此,人生地不熟,戒日王已死,聽聞這戒日王一死,整個天竺便是一盤散沙,便是想談,竟也找不到人來談了。那王玄策在此,卻不知對情況是否了解,到時隻怕還要他來主持大局。”

李承乾對於王玄策的印象,已是大為改觀,於是道:“此人倒是有勇有謀,卻不知,是否擅長交涉。”

浩浩蕩蕩的隊伍一進入曲女城,那王玄策卻已帶著保安隊的人馬前來迎接了。

王玄策一身戎裝,率先上前,行禮道:“卑下見過太子殿下,見過涼王。”

李承乾坐在馬上,正想說什麼,卻見陳正泰下了馬去,便也悻悻然的下馬。

陳正泰笑道:“將軍不必多禮,你的捷報,太子殿下與本王已是看過了,讓人大開眼界啊!”

王玄策忙道:“不敢。”

客套了幾句,陳正泰便問起了這天竺的情況。

王玄策則老實回答道:“這天竺的問題,隻有一個,便是不知。”

“不知?”陳正泰眉一挑,道:“這是什麼緣故?”

“臣在這裏,花費了許多的氣力,便是想要將天竺的情況摸清楚,卻發現都是一筆糊塗賬!既不知他們的人口多少,因為他們並沒有戶冊;也不知到底有多少王公,因為他們的王公多如牛毛,三十裏內,必有一個王公,走幾步,或許便到了其他人的領地。”

說到這,王玄策顯出了幾分無奈之色,接著道:“甚至卑下想要追溯這天下人的根源,卻也發現,連天竺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這天竺之地發生過什麼。隻一些零散的歌謠,訴說過以往的舊事,可這些歌謠,大多不足以采信。”

李承乾在旁不由詫異道:“這就怪了,莫非他們不記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