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九十六章 新的財路(2 / 2)

李楚月馬上就領著兒子上了山,去摘酸棗了,這一回,他是打算把附近山上的酸棗都給摘幹淨。

回來以後曬幹,也好保存,以後隨時都能當原料用。

王氏則拿了錢出來,打發了沈紅蓮出去訂做酒壇子,再買些冰糖回來,她算計了一下,“做一鍋酸棗汁,大概得用半個時辰,一鍋酸棗汁大概能出兩壇子,咱家有六口灶,就是都用上,一回也隻能做出十二壇酸棗汁來,一個時辰二十四壇,五十壇就得兩個時辰,時間上可有些來不及啊,而且咱家人手也不夠。”

顏小熙笑道:“所以我說讓姥姥和姥爺蓋個小作坊,回頭不光可以賣酸棗汁,還能釀酒哪。至於人手的問題,更是簡單,我看大姥姥家裏的幾個表舅母都是勤快人,不如問問她們的意思,要是樂意早起,又不怕受累,不如就雇了她們。”

王氏點點頭,“這倒是可以,我現在就去跟你大姥姥商量去,得讓她們幫著,把明天的酸棗汁做出來。”

王氏也是行動派,趕忙去了田氏家中,跟田氏商量這事。

田氏聽說有錢掙,哪還有不樂意的,當下就決定,讓三個兒媳婦都來。

王氏便同她們說定了,按天給錢,一天十文錢,要說這工錢給的可不低了,尤其是隻早上幹兩個多時辰,就能拿到十文錢,比在城裏做工的人拿的還多,田氏的三個兒媳婦都挺願意的。

這樣一個月下來,可就是三百文錢,三百文錢,在鄉下地方,足夠養活一大家子人了。

田氏比王氏性子還急,聽說明天就要交五十多壇酸棗汁,馬上把幾個兒子和孫子也全都打發出去,幫忙摘酸棗去。

王氏便帶了她們回家,教她們如何做酸棗汁,又把熬好的酸棗汁給她們嚐了,幾個人都說好喝。

因為作坊還沒蓋起來呢,所以王氏和她們約好,先讓她們在家裏做,明天卯時兩刻之前,必須得做出三十壇酸棗汁。

因為孫李莊離縣城稍微遠點,有二十裏地呢,便是空馬車,也得走一個時辰,如果是裝滿了貨物的馬車,會走得更慢。

午時之前,必須得把酸棗汁給客人送到家。

顏小熙和宋玉傑沒回縣城,而是留了下來,她得掌握一下大家做酸棗汁的進度,要是不行的話,她還得進空間裏去做些來補上數量。

當夜,剛到寅時,一大家子人就起來了,宋玉傑負責挑水,王氏、沈紅蓮、和李若清三個每人負責兩個爐灶,李楚月負責搬柴火,顏小熙負責監工。

眾人一直忙到卯時兩刻,才把酸棗汁做出來。

李楚華那邊也把做好的酸棗汁送了過來,一輛馬車裝不下五十六隻壇子,便由李楚華那邊也出了一輛大板車,讓李若輝趕著馬車,跟李楚月一起去給客人送酸棗汁了。

顏小熙和宋玉傑也跟著他們一起走了,跟著這叔侄兩個送了一趟貨,這才回到縣城的家中。

此時,距離晌午還有段時間。

顏小熙趕忙讓這叔侄二人去了東廂房休息,然後打發宋月娘做飯,這叔侄二人吃完飯,還得回孫李莊呢,明天還要接著送酸棗汁。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能接到的酸棗汁的訂單越來越多,聽說李楚月把家中旁邊的地都給買了下來,圈了個小院子,蓋了一間屋子,裏邊砌了二十口大灶,都比家中平常用的灶要大,上邊的鐵鍋個頭也比平常家用的鐵鍋大一倍,可以一次熬更多的酸棗汁。

李楚月一開始還自己上山去摘酸棗,到後來,根本都無暇上山,隻能花錢去收酸棗,一文錢一升,村子裏的小孩子都上山去摘酸棗賣給他,也好掙幾個零花錢,買糖吃。

後來,看到有錢拿,村子裏不少閑著沒事幹的村婦也全都上山去摘酸棗了,一文錢不多,卻能買一大把做衣裳的棉線呢。

顏小熙得知,即便是這樣,家裏做出來的酸棗汁依然做不上賣,於是又琢磨起了新的主意。

她在認真思考之後,終於決定,教姥爺做酸棗粉。

把酸棗汁裏邊的水分曬幹,剩下的自然就是酸棗粉了。

如果想喝酸棗汁,就用水加適量的酸棗粉熬一下就行了。

當然,做酸棗粉的時候,不用放糖。

這樣子的話,基本上是完全沒有成本。

李楚月聽了她的建議,高興壞了,“那這樣,以後就不用我們天天送貨了,這可省大事了!”

“對!”顏小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