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在摩蘇爾的二十萬保土聯軍也接到戰區總司令習正保命令,也開始北撤土耳其凡城,然後在凡城登上軍列,經伊朗北部鐵路陸續東調印度河。
八十萬大軍車鳴馬嘶,在伊朗卷起無數煙塵,滾滾殺向印度河,給印度河東岸英國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4月6日,首批出發的北高加索軍隊開始陸續抵達印度河西岸,4月7日,就挾勢強攻唯一一個還在英軍控製之中的印度河西岸重鎮卡拉奇港。
卡拉奇港雖然在第24集團軍登陸瓜德爾後,增兵至十萬,但麵對堪稱阿軍最強大的一支主力部隊的北高加索機械化部隊還是有些不夠看。
4月8日,第五重裝集團軍迂回卡拉奇後背,攻克庫達,封死了卡拉奇盟軍退回印度河東岸的希望。
4月9日,北加高索軍隊主力攻克卡拉奇,至此阿拉斯加在整個西岸的防線聯成了一線。
而此時,顧項鵬的地中海部隊和二十萬保土聯軍也陸續抵達印度河西岸,聯合**隊在印度河西岸的總兵力頓時增加到了一百六十餘萬人,已經遠遠超過了印度河東岸的盟軍,盟軍印度河防線搖搖yù墜。
當然,事實上盟軍在此期間失利的不止是中東,遭受到壓力的不止是印度河盟軍,在其他戰區,盟軍都是在節節敗退。對於同盟國來說,整場大戰的局勢似已成完全無法逆轉之勢。
3月中旬,由南大西洋艦隊主力組成的第四特艦隊便在南非西岸的聖赫勒拿灣大敗英國和南非艦隊,4月3日,第四特艦隊一舉摧毀了英軍在開普敦的軍港,幾乎全殲了盟軍在南非的所有海上力量。
在印度洋,第一特艦隊在攻克bō斯灣之後,就立即向東進攻,bī向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英國印度洋艦隊隻能龜縮在科倫坡和和加爾各答等港內,盟軍事實上已經失運了印度洋至大西洋航線的控製權。
繼地中海、蘇伊士,巴拿馬之後,盟軍最後一條也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條生命線也就此中斷,這對於本就已經走入窮途末路的英國來說是無比嚴重的打擊。
沒有了南非、印度、太平洋等地的海外資源支持,英國根本無力再堅持下去,整個經濟都已經完全崩潰。現在隻能依靠著美國時斷時續的補給抵擋著近三百萬德軍登陸部隊的攻擊。
是的,現在美國來的補給也已經時斷是續了,因為聯合國陣營的中南美和加勒比戰區部隊已經在三月底差不多基本控製了加勒比海,古巴、bō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各大小島嶼幾乎已經全部被聯軍占領。3月31日,在百慕大群島海域,阿軍第三特艦隊重創英美艦隊,連百慕大群島也占了,現在的美國後院已經很不安穩。
美國剩餘的艦隊已經主要用來防禦近海,根本不敢輕易的大規模調動了,這樣缺少了艦隊的保護,不說美國已經中斷了對英國的兵力補充,就連各補物資補給也無法按時送到。很多時候都會被已經差不多養好了傷的德軍艦隊和潛艇所摧毀。
現在英國還能控製的就隻有利物浦,連格拉斯哥,愛丁堡等蘇格蘭地區也已經被阿軍占領,還有就是愛爾蘭島全境還能被英軍控製。但這是因為英國已經把冤仇號、可畏航母在內的所有剩餘的本土海軍力量布置在此的原因。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英國根本無法把這些艦隊調去保護美國至英國的海上航線,導致物資補給和兵力補給差不多逐漸斷絕。而且英國不敢調這支艦隊離開近海,缺少了岸防工事的保護,這支艦隊到了外海,絕對會被早就在等待機會的德軍艦隊所摧毀。
“首相德國人又發出了通電,要求我們立即投降”艾登看著這些天已經愁的頭發uā白的丘吉爾說道。
丘吉爾的佝僂著身子坐在軟皮沙發上,一隻手撐著下巴,微閉著眼睛似首要睡覺了一般。
艾登輕歎了一口氣,現在這種局勢,誰坐在這個位置上也不會好過,哪怕堅強如丘吉爾現在也已經意誌消沉。
整個大不列顛島就隻有一個利物浦還在大英帝國的控製當中,愛爾蘭島雖然還全境控製在手,但愛爾蘭島與大不列顛島不具備可比這裏的工業生產能力,資源都遠不能和大不列顛島相比。
現在海外運輸線已經差不多完全斷絕,自身沒有了資源和生產能力,就算控製在手上的地盤再多,也不可能撐下去。
“美國人那裏有什麼動作?”丘吉爾許久放下手,半靠在沙發上,有氣無力的問道。
艾登一臉苦澀:“美國人也不好過,加勒比海已經丟了,原本中立的墨西哥人似乎也準備趁火打劫了,目前似有往邊境調動軍隊的跡象,可能不久後就會向美國宣戰,現在的美國四麵皆敵,他們的艦隊連近海都不能完全保護,已經根本無力保證英美運輸航線。運兵是絕不可能了,至於物資,羅斯福隻能保證按時給我們發出,但是否能到達利物浦或貝爾法斯特他也無法保證,他建議我們最好是派出自己的艦隊保護這條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