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第六章靈脈之隱(下)(1 / 2)

這一番虛驚一場,二人也是餓了,到了石壺鎮便找了一家食肆中,打算先吃點東西,再續點幹糧,供往後的水路上用。

二人找了一張小桌子坐下,跟店家點了麵。誰知二人剛坐穩,竟忽然旁桌竄過來一個衣衫破舊的老頭兒,手中捏著酒壺,扶著桌子麵向林湘微,盯著她的頭頂看出了神。

施照心中一驚,“這人不正是趙丹嗎?”施照之前在長湖水祭時見過他,所以認得。

可趙丹從未注意過施照,更不知這二人方才在玉米地中聽到了他與黎汶涇的所有對話。

林湘微方才隻聽到了聲音,不知這人就是趙丹,看他衣著破舊,隻當他是討飯的老年人,便笑著說道,“老伯伯,您吃飯了嗎?一同吃碗麵吧。”

趙丹卻好似沒有聽到這話,直勾勾的看著林湘微的頭上的發髻,表情十分怪異。

“老伯伯?”林湘微輕輕拍了拍趙丹的胳膊。

趙丹聽到這話,方才緩過神來,自覺尷尬,自顧自的笑了起來。他那笑聲中摻雜著無限的無奈與悔憾,聲音越來越大,最後竟變成哭嚎的聲音。

“找你時你躲去哪兒了?現在出來又有何用?十年追尋一場空啊……”趙丹醉歎著,拎著酒壺踉踉蹌蹌地離開了。

“這老伯怕是醉了。”林湘微說道。

“他就是趙丹!”施照低聲告訴林湘微。

“啊?真的嗎?那個巫目族的爺爺?”林湘微驚訝,“他怕不是剛才在玉米莊稼中看見我倆了?”

二人心中忐忑著,那趙丹走後卻再未出現。

石壺溪邊,林湘微從一個漁家那買了一艘小木船,帶著施照禦船沿溪而下。

“湘微姐,你來過這兒嗎?”

“沒有來過。”

“那你認識路?”

“認識的。”林湘微說,“這裏呢,是石壺溪,發源於石壺鎮後山,沿溪而下,過五座山,便會進入九曲河灣,到達滄浪閣水域。那裏水勢湍急,所以我們要在進入九曲河灣前,換成當地專門渡湍流的穩船。過了九曲河灣,就進入寬江北段,我們沿寬江而上,在紫楓岸搭乘客船,不出兩日就會到淩溪和幼鹿江彙入寬江之處,那就是潯州城所在之地了。”

“哇,湘微姐,你好厲害!”施照拍手叫好。

“我在家中每月都要默畫寬江水係圖,這次算是派上用場了。”林湘微笑道。

二人沿林湘微描述的水路,朝霞暮色,鶯語笑麵,一路換了幾次船,賞著寬江景致,相伴著到了三水彙流的潯州城。

客船行在寬江之中,緩緩向江西側的潯州碼頭靠去。西側的清澈淩溪和東側泥沙渾濁的幼鹿江就在船下彙流,寬江中一條分明的界限將清濁兩色分隔開來。

已經換回女生裝扮的施照和林湘微站在船舷之側,從徐公渡起經過一個多月,終於到達了心心念念的潯州城,二人皆是興奮不已。

“照兒,快看,那便是青玄門的古觀星台。”林湘微往客船的前方望去,施照也跟著望了過去。

淩溪和幼鹿江夾角之地,是一個高高建起的石砌平台,那便是林湘微所說的古觀星台。越是靠近,那高台越顯莊嚴肅穆,散發著種肅殺的氣氛。

而那觀星台凸入江中的尖端立著一個白衫縹緲的人影,那人站在高處,淩風獨立,似乎安慰於寬江上忙碌又安定的芸芸眾生,卻又悵然於自己無法加入這芸芸眾生。

“照兒,快看,那便是雪山流下的淩溪,果然和書中講的一樣,至清至潔,寬江第一靈水。”林湘微指著觀星台西側的淩溪,不斷地把往日讀到的東西與眼前所見相比較。

“湘微姐,快看,有魚!”在船下還未完全融入寬江的淩溪清水中,一群通體清透的小魚在伴船而行,“我在長湖從來沒見過這麼有靈氣的魚。”

“真的啊!它們定是書中寫的尾南魚,隻有淩溪中才有的。”林湘微和施照二人皆俯在船舷上,探出頭去看那群機靈歡快的小魚。

“尾南魚?”施照重複道,“好有趣的名字。”

“因為它們每年都要北上,去淩溪發源處的子瀛雪山飲冰露。且靜息之時,也是頭北尾南,衝著水靈所在的方向,所以就得了這個名字。”林湘微解釋道。

兩人都沒有注意到,那本來立於觀星台上白衫之人竟如仙人下凡般飄然而下,飛躍江麵,輕落於客船甲板上,立在二人身後。

林湘微隻覺有人從背後拉住她的手臂,問道,“庭依,你終於肯來了嗎?”